【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為慶祝佛陀成道二千六百年,泰國法身寺從上月舉行為期二十五天的第二屆「步行禪修法會」,一千一百二十八名僧侶徒步走過暖武里、大城府、佛統府等七個府治及首都曼谷,全程逾四百三十公里,每天有約三至五萬名善信一起加入步行禪修隊伍。
步行禪修法會的公共關係部薩尼翁法師表示,這項活動的熱線每天都接到三百多通善信的電話,諮詢相關路線,也有上千名員警指揮交通維持秩序,並提供便民服務。北碧府善信倫拉表示,以前只在電視上觀看禪修隊的盛況,此次親自參與,十分激動。她衷心希望,這項活動能持續每年都舉辦,並有更多的善信參加。
步行禪修(Walking Meditation)亦稱經行,是古老的東方佛教智慧,印度、中國都有此法,在專注的步行中增進禪定功夫。《華嚴經》云:「下足住時,當願眾生,心得解脫,安住不動。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寓意步行禪修有助培養慈悲觀。
大陸湖北省黃梅縣禪林祖庭之多、禪風之盛、高僧之眾,堪稱中國之最。為支持禪宗祖庭五祖寺推廣步行禪修,黃梅縣政府斥資人民幣八千萬元(約新台幣四億元),於二○一一年完成沿東山白蓮峰及周邊蜿蜒盤旋密林險壑間開鑿、長達七千公尺的「步行禪修棧道」。
步行禪是一種方便、直接的禪修法門,十分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禪。越南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在著作《一心走路》、《行禪指南》提到,「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與喜樂。行禪的關鍵在保持正念,當下解脫,直下承當,得大自在。正念的經行是體驗實相的妙法。每一步的邁出,都蘊含無限,妙不可言。」並強調,要像佛陀一樣走路,每一步都是堅定與喜悅的印記,邁向正見、正念、智慧、覺知和幸福。
關於步行禪修對身心靈的益處,已有許多科學研究證實。英國十九世紀創建的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發現,步行禪修十五分鐘,即可減低菸癮;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證明,步行禪修能減低毒癮;還有其他相關研究也發現,步行禪修有助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有效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