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胸,說出心裡話,彼此互相體貼與學習,婆媳關係絕對會漸入佳境。
圖/莊宗勳
文/吳娟瑜
有一天,媳婦Amanda鼓起勇氣,向我吐露心聲(我們家兩位女性都是裡裡外外地忙碌,這倒是難得的情景)。她說:「我發現最近心情悶悶的,原來在這個家,我感覺不到自己是誰的第一順位?」
家中的第一順位
「咦 」我聽了頗為詫異,因為她身為母親,她不是皮皮和皮弟的第一順位嗎?她身為老婆,她不是Happy的第一順位嗎?她身為媳婦,她不是公公婆婆的第一順位……
卡!暫停……在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裡,Amanda確實不是我和Show第一關照的對象,通常Show生活中的第一順位是兩個孫子,我的第一順位是Happy,然而,孩子和老公把誰排第一呢?Amanda為何感覺不到被優先關照呢?
可能對皮皮和皮弟而言,在生活起居、課業學習都由阿公優先包辦,Amanda插不上手。加上下班回到家時,小朋友幾乎都已經吃過晚餐,正在寫作業,所以她感覺不到被孩子需要,也不是小家庭裡的核心人物。
加上Happy屬於大家庭裡,中間的銜接人,然而多半時候,這個家庭裡已有老爸老媽發聲,所以有時候他也很為難,不知如何安慰老婆。
真心表達的壓力
二○一○年我過生日的這一晚,大夥兒開心地唱「生日快樂」歌曲,我吹熄了蠟燭,許了願,又切了蛋糕,並請大家吃。皮皮、皮弟很快就吃掉蛋糕,Show、Happy和我也很開心地品嘗,咦?Amanda的蛋糕怎麼一直擺著沒吃呢?
我的個性比較急,忍不住開口問:「蛋糕要吃了嗎?」這時Amanda正在忙小朋友的課業,我想她可能是想要保持身材而不吃甜食,於是再問:「弄一口給妳吃個意思,好嗎?」結果Amanda回答:「沒關係!」
「沒關係?」咦?這究竟是代表什麼意義?是要?還是不要?是好?還是不好?照道理,有些「不」好管閒事的婆婆就是尊重和放下,偏偏我這個屬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自認是好意,希望全家開心快樂、共同成長,然而,在「求好心切」的處理方式下,反而造成對方的壓力。
後來,我真的又多問了一句:「沒關係是『要』?還是『不要』?」Amanda這時說了一句:「我只要一口就好。」原來如此,對她而言,婆婆的生日蛋糕沒有吃完是頗不好意思的,然而她一向不喜歡甜食,這也難怪在矛盾掙扎中,那塊蛋糕一直擺著。
每個人的渴望不一樣。我承認自己不是很懂媳婦的婆婆,自己當年也沒有和婆婆同住,所以完全不懂一個現代女性要進入夫家居住的壓力有多大。
儘管我一直表現得很開明、很關心Amanda,我最自豪的一個想法是──我要放媳婦自由,不要她有被夫家干涉的感覺,所以多年來,我從不過問她的工作、收入、交友……(哈!這本來不就是要彼此尊重的嗎?)
但是,我疏忽了,媳婦渴望自由,其實她也渴望在這個家庭是被需要、被看重的。她一定希望在這個家的「家庭序位」是有她重要的位置,偶爾也有被排到「第一順位」的感覺。
可能Amanda碰到的公婆是「能者多勞」型,讓她英雌無用武之地。當然這也是我和Show仍要多關心和調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