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年新氣象,不少人想改頭換面,趁著過年前換個新髮型、變髮圖強,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市面上強調純天然染髮劑,可能會傷害頭皮。自行染髮以四至五個月一次為佳。建議一般人先燙再染,少年白者先染再燙。
有菜市場攤販宣稱染髮一次只要五十元,利用指甲花粉加水,直接塗抹在民眾頭皮上,邊按摩邊強調可加速色素滲透至頭皮,以後長出來的頭髮會變黑。還有不肖業者販售護髮霜,宣稱塗抹後曬太陽,頭髮會愈來愈黑,主要是利用銀氧化變黑原理,成分為添加銀離子,重金屬直接抹在頭皮上,恐傷害頭皮毛囊。
趙昭明表示,就算染髮劑強調植物性、「純天然」,還是有化學合成的成分,染髮最好每四、五個月一次,以免造成毛囊萎縮而掉髮,染髮前建議先塗抹頭皮保護液,並應塗到髮際與皮膚交界一、到兩公分處,或在這些區域,薄薄、均勻的塗上一層凡士林、乳液代替,避免發生過敏。
趙昭明說,如果染髮後頭皮出現搔癢、脫皮等症狀,就是過敏,要盡快到皮膚科就醫,避免亂抓抓到頭皮組織液滲出,平常頭皮護理也很重要,洗髮時不要用過熱的水沖洗、也要避免吹風機高溫吹整。
市面上還有「泡泡染」產品,就像洗髮精一樣,在髮絲上搓揉、停留、上色,但趙昭明也提醒,染髮劑產品不能當洗髮精天天使用,很可能造成髮絲容易斷裂、脆弱。若頭皮沒有先進行保護,會出現接觸性皮膚炎。
每次染髮 要作過敏測試
自己染髮怎麼染得漂亮?美吾髮美髮事業部企劃副理歐陽亞梅表示,染髮前一至二周,應暫停使用潤絲與護髮產品,以免影響上色效果。染髮後兩周內洗頭次數可稍微減少,大約兩到三天洗一次,也暫時不要使用潤絲精。
常洗頭、吹頭、燙髮,或過度日曬、常游泳,都會造成染髮較容易褪色。建議每周一至二次的深層護髮,讓秀髮呈現健康保水的光澤,髮色會更漂亮。
歐陽亞梅表示,選購染髮劑要慎選產品,注意外包裝上應有衛生署許可字號。染髮DIY的最佳時機,則可選在洗髮後的隔天,即使常染髮,建議還是每次都要作過敏測試,如果發生紅腫現象,不要勉強嘗試,當頭皮有傷口時也要暫停染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