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科學

文/吳仕英 |2013.01.20
3019觀看次
字級
謝承濂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以「佛法與科學」為主題,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慧得法師主持,大仁科技大學校長王駿發、晶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承濂、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簡端良為與談人。

慧得法師表示,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陀證悟緣起法,且以人為本,而佛法與科學在現在的互動性上非常有關聯,科技在物質的領域中產生了許多對人類的方便性,人的幸福也隨之高漲。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就是以人為主體,展現對人的關懷。

王駿發校長認為,佛學與科學之關係是以佛學為體、科學為用。人生三大課題,指的是生存、生活、生命,其中科學比較偏重於探討生存與生活問題,佛學則比較偏重與探討生命問題。

佛學中之「信、解、行、證」與科學方法之「觀察、分析、實驗、驗證」,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佛學之宇宙觀,其時空遠大於科學之宇宙觀;佛學之唯識學範疇,大於科學之認知科學;佛學之止觀禪定,則可提供科學家無限之願景與探索。這些論述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被佛學所闡述,且與現今科學不相上下,甚或超過之。

校長進而提出橘色科技概念,創新整合現有健康、幸福、關懷的科技,符合佛學中離苦得樂之精義。

謝承濂總經理說:其家族從事漁業,皈依星雲大師受持五戒後,將工作轉到科技界,以人文關懷為主。在給孩子的教育中,是以身教重於言教,讓孩子感動。因此他將重心調整為以小孩為主工作為輔,給他們愛心與關懷。

「科學是物質,佛學是精神,如何找一個平衡點,要靠慈悲與智慧。」謝總經理表示,今天的科學,可能明天就被推翻。佛學經過兩千多年的考驗,是經得起驗證的。佛法留在腦海中,會轉為力量。在生活中,他常因佛教的一句一偈,或大師的法語,而有所啟發。

他個人最受用的一句話是「以無為有」,因為無,才有無窮盡的智慧,可以解決事情。科學可以創造人類物質上的享受,佛法卻可以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慰藉,二者相輔相成。

簡端良助理教授表示,因為感受學佛的好處多多,故常帶學生回山,讓他們體驗「原來學佛可以這麼歡喜及快樂」,「三好」也是很容易可做到的事情。

「哲學、佛學與科學之間有什麼關係?」哲學家羅素說:「科學是你所知道的,哲學是你所不知的」。哲學家方東美說:「古今所有哲學,以佛學為第一」。用哲學的態度探索科學,最後必然要走向佛學。他認為哲學是人必然從事的一種思考活動。然而,有什麼知識是可以確定的?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嗎?這些哲學問題,科學給的答案顯然不夠。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終極目標是自我實現。但科技的盡頭,有可能是造成人類的毀滅。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佛法讓我們提升,心靈得以淨化。在面對眾生的苦我們要思惟的,是如何救拔才是最究竟的,唯有佛法才可以做得到。

慧得法師結語:佛教中的疑情,是非常科學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不是一味的迷信,而是真正了解通達,這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