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春節長假打算出國旅遊者要注意,根據國際SOS統計,腸胃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三大「過年旅遊病」。疾病管制局建議民眾,出國前應多留意目的地的健康資訊,也要備妥常用藥,慢性病患最好準備處方箋,以備不時之需。
國際SOS總經理卞志祥表示,民眾出國前最好自我檢視,是否已有感冒症狀出現,若有鼻塞、耳鳴,飛機起降時增加吞嚥口水、打呵欠次數,可避免引發中耳不適。
另外,行前應注意慢性病況是否有變化,也要注射相關疫苗,並備妥簡易的隨身藥包,必要時可請國內醫師協助病歷摘要、備好藥品清單等,並將海外急難救助電話抄在護照上,確保旅途平安。
疾管局也表示,除美國流感爆發警訊,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地也有流感疫情。建議出國前可到疾管局網站(http://www.cdc.gov.tw)的出入境健康管理「國際重要疫情資訊」專區,查詢目的地是否正有傳染病流行,提早做好準備、備好必須藥品。
慢性病患、老幼、孕婦 多注意
據國際SOS近五年統計,過年當月平均有五千三百件海外協助案件,比一般月的四千七百件多,發生地前三名,分別是日本、美加、泰國。銀髮族、慢性病患、嬰幼兒、孕婦是發生「過年症候群」的四大族群。
國際SOS總經理卞志祥表示,這幾年陸續碰到的特殊案件,包括一名慢性過敏性鼻炎患者,全家到加拿大滑雪,卻不慎嚴重感冒鼻塞,但他沒注意到搭機時的艙壓改變,會加劇耳鳴、耳塞症狀,在轉機到日本的途中,上機不到一小時就耳膜破裂出血,造成聽力受損。
另一名案例則是懷孕三十三周的孕婦,跟先生到峇里島二度蜜月,想在新生兒報到前享受兩人世界,沒想到三天的精油SPA後,因精油刺激子宮收縮,讓她開始陣痛,只得在當地生產,自費三十多萬元的醫藥費,幸好母嬰均安。
還有一名五歲幼兒跟父母到紐西蘭玩,疑似因租車內清潔劑刺激誘發氣喘,父母不熟悉當地醫療環境,又有語言障礙,結果小朋友休克插管,住院十七天花了九十萬元。
卞志祥提醒,銀髮族抵抗力較弱,最怕感冒引起併發症。慢性病患出遊,不要輕忽環境對疾病的影響,也要記得攜帶足夠的藥物。
孕婦懷孕前三個月還不穩定、三十四周以後不建議搭飛機,因舟車勞頓可能引發出血、早產。至於嬰幼兒要小心意外傷害及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