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俚語是民族的智慧寶庫、經驗的精華,更是讓人受用不盡的座右銘。台灣先民所留下來的俚語,既幽默又隱含警惕,從中也可了解早期社會的淳樸率真。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這些有趣的俚語吧!
「踫!」強強很生氣把大門關上,坐在客廳看電視的阿媽被嚇了一大跳!阿媽關心的問:「強強,什麼事情氣成這樣?」強強說:「阿媽,小娟和阿明他們說話都不老實,騙我說公園裡長了一個像傘一樣大的彩色香菇,根本就是騙人的!」阿媽:「哦,像傘一樣大?那很大呀!」強強很生氣的跺了一下腳說:「哪有?根本就像一隻螞蟻撐的傘嘛!」
阿媽聽了,呵呵大笑說:「真是一隻虱母,膨到水牛大。」強強很好奇的問:「阿媽,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虱母啊?」阿媽摸摸強強的頭說:「意思就是,一朵小小的香菇,把它講得像一把傘一樣大,講話真是太誇大啦!強強,我們說話要老實的說,有三分事實說三分,五分事實說五分,人家才不會覺得我們說話不老實,不相信我們哦!」
「一隻虱母,膨到水牛大」是台灣很通俗的俗諺,用來比喻「言過其實」的事情。很多時候,為了要吸引別人注意,或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所以就強化陳述的事情,把事情放大來說,就像把一隻小到連肉眼都看不見的蝨子,說成像水牛一樣大,雖然吸引了別人的注意力,但卻喪失掉自己的信用,真是得不償失啊!
誠實是一個人最好的信用,也代表一個人的品格,累積信用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呢!寓言故事中,看羊的孩子喜歡喊狼來了,把別人耍著玩,後來野狼真的來了,但別人把他的求救當成又是謊言,根本不理。所以,如果小朋友養成言過其實的說話習慣,下回別人聽你講話時,就會自動替你打折扣,你就會變成信用不良的人了!
(本單元同步於本周日的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鄉土戀真情」趣味的台灣話單元播出14:0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