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教堂(Koelner Dom)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尖形拱門和肋狀拱頂是建築特色。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著名的景點科隆教堂(Koelner Dom),最近因科隆市新啟用的地下鐵路經過附近而不時會震動,教堂除了在網站公布地下鐵造成震動的問題,並與市政府和都會交通主管單位討論教堂建築的安全風險,由於科隆教堂是德國地標之一,因此市政府也會重視相關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表示,將會了解名列世界遺產的教堂建築是否受損。
去年十二月啟用的南北向地下鐵,工程期間就事故不斷。幾年前挖掘地下隧道時,造成科隆市古蹟的嚴重損毀,除了二○○四年在科隆市南邊的一所老教堂塔尖傾斜,二○○九年三月當地的檔案文件中心建築崩塌,造成兩人死亡及無數珍貴歷史文件的損壞。
科隆觀光旅遊機構指出,科隆教堂從十三世紀中葉開始興建,到了一八八○年才完工,一百五十七點三公尺高(約現代建築四十五層樓)的科隆教堂是世界上第三高的教堂,也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築之一,高聳入雲的鐘樓、尖形拱門和肋狀拱頂,還有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嵌花玻璃窗,平均每天吸引多達二萬名觀光客到此參觀,不過教堂建築因二戰戰火和現代空氣汙染而損害嚴重,終年都在進行修復工程。
一九九六年,UNESCO在把科隆教堂列入世界遺產,因鄰近的一項摩天大樓興建計畫可能損害到教堂建築,UNESCO於二○○四年將它列入「陷入險境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in Danger)名單。兩年後,摩天大樓興建計畫取消,科隆教堂才從名單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