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報導】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道教協會、香港道教學院合辦「道教與星斗信仰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廣州純陽觀舉行,此次以「研討星斗文化,共弘華人信仰」為研討會主題,有「星斗信仰與道教神學、教義教理、科儀法器、社會民俗、宗教對話」等六場討論,來自兩岸三地、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專家學者、道教界人士近百人,發表逾五十篇論文。
廣州道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純陽觀夜觀天象的朝斗台是廣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觀象台,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和天文學研究價值。歷史上的純陽觀,因李明徹的博學多才和所處環境的清幽,而吸引眾多文人騷客留下大量珍貴文物。李明徹所著《圜天圖說》流傳於世,被收入《藏外道書》。
《北斗星君賜福真經》云:「凡夫在世,迷謬者多,不知身屬北斗,命由天府,有災有患,不知解謝之門,祈福祈生,莫曉歸依之路。」禮斗是古代星辰信仰的一種,一般宮廟於春、秋兩季舉辦禮斗法會,拜斗為道教科儀,起源於先民對星辰的崇拜,認為祭拜星斗猶如祭拜人的本命元神,是「延壽解罪」的方法,透過誦經禮拜、安星祭罡的轉化,能為眾善信消災解厄、增福延壽、保佑家庭圓滿,因此「禮斗」儀式被奉為神祕的自然力量。
禮斗法會的中心思想,以南北斗星的崇拜為概念,道教信仰認為魂魄的根源與歸宿皆於「斗府」,南、北斗星君分別有陶魂、鑄魄之功,朝拜本命星,使之元辰光彩,可趨吉避凶,心誠執善者甚至能添壽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