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科大學生結合通識課和專業課程,一百五十位學生將《悲慘世界》音樂劇故事翻新,改編成《悲慘世界之台灣演義》,加入台灣民歌,從劇本發想、舞蹈、歌唱一手包辦,公演時吸引五、六百人前往欣賞,師生相當感動。
包括修「音樂劇場」及「活力合唱」兩門通識課,及建築系「展演空間」課程的一百五十位學生,約有八十人在台上演出或演唱,其餘則負責幕後製作。課程一開始老師除了徵選主角,也調查學生興趣和專長,讓大家依興趣、專長,參與演出和製作。
台科大人文藝術中心主任王維君表示,《悲慘世界》是有名的百老匯音樂劇,原本三個多小時,這次只取菁華音樂約六十分鐘,故事則翻新,改編成《悲慘世界之台灣演義》。故事背景為台灣七○年代經濟剛起飛時,有破滅的夢想、得不到回報的愛情、犧牲與贖罪,還有雇主剝奪勞工權益,勞工團結起來對抗等劇情,除《悲慘世界》的音樂,還加入台灣民歌如「張三的歌」,還有「向前行」等。
舞台設計及燈光由設計、建築系學生一手包辦,擔任導演的台科大材料系學生莊松茂說,投入了許多時間,「三學分的課像是九學分,非常充實。」他表示,劇演出需溝通協調,學到合作與分工的重要。
二年級學生陳詩慈因為喜歡音樂,修了「音樂劇場」,以為通識課「只要聽聽音樂、寫寫報告,」沒想到當了演員,還要負責服裝和化妝。曾是國際技能賽化妝類國手的她,除了演出、唱歌,還負責服裝造型,,雖然覺得很辛苦,卻也是很棒的經驗。
王維君說,學生這次全方位學習,課後花了很多時間,展現的自信和成果,讓她相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