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近代史,國父孫中山先生堪稱是偉大的政治家。
孫中山先生,小時家境貧困,一家七口擠居廣東香山縣一間小茅草屋裡,靠租田耕稼度日。
生活雖辛苦,他卻努力好學,尤其愛讀詩詞。他十二歲隨大哥孫眉到檀香山,其後又到廣州、香港等地讀書,曾撰聯自勵:
願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由於幼年生活貧苦,他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研讀餘暇常旅行各地觀察民情。一次途經武昌總督府,他遞上「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的名帖。
湖廣總督張之洞讓門房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安敢稱兄弟?」
中山先生也隨手在紙條上寫下對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張之洞被中山先生的才氣與傲骨感動,立刻命人打開中門迎客。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為求全國早日統一,他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職。然推動民主革新進行並不順利,中山先生健康狀況卻愈來愈壞,但他革新意志毫不動搖,撰寫一副流傳千古、極具影響力的名聯: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