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後的寫作路

蔡怡 |2013.01.07
1813觀看次
字級
文句打散再重新組合,讀來別有一番風味,寫作奧妙也在於此。圖/張祐齊

五十歲出頭,我仍在某私人企業的權力中心汲汲營營,廝殺奮鬥,為部門爭地位,為同事謀福利。直到九二一、九一一等天災人禍不斷發生,讓我體會到,除了眼前,我實在沒有多少未來可以掌握,這才決心從紛擾的職場提早退休,沉澱於電腦的視窗前,為自己心靈打開一扇窗,打算寫下啃蝕自己內心的故事。

剛開始練筆時,聽到某寫作前輩引經據典、振振有詞地說:「若在五十五歲前還沒寫出什麼代表作,這一生也就寫不出什麼好作品了。」乍聽此言,備受打擊,因為我可是離五十五歲不遠才開始要寫作的人啊。但繼而一想,我寫作純粹是為自己曾走過的人生留下雪泥鴻爪,讓生命不要留白,既不求名,亦不為利,前輩之言論,於我何有哉?於是不為其言所動,專心寫著,沒想到幾年下來,還屢獲文學獎項的肯定。

寫作之初,並不順利,情緒雖多,但寫出來的多零碎不成章;要沿用適當的詞彙或成語,經常蒐腸索肚遍尋不著;要來段詩詞,居然必須重讀整本唐詩、宋詞;以前的滿腹經綸,不知被歲月封存到記憶體哪些加密的檔案裡了,怎麼都打不開、拿不出呢?正懊惱著,卻在各種文藝講座中學到,台灣文學界早就不流行「掉書袋」了,所有文句都應以獨特、創新為貴。這不正符合記憶力減退的我嘛!

寫作一定要組織文句,合乎邏輯;用字遣詞要琢磨精準,避免語意不明,混淆讀者,無形中激盪我的腦筋思緒完整,講話時,人、事、物、時間、地點,前後交待得較有條理,語言溝通能力不因年紀增長而退化;又因加入讀書會而廣交文友,走入群眾,這都是寫作帶來的意外收穫。

為了寫故事,又不想出賣親朋好友,只有在自己的記憶百寶箱中努力挖掘題材,才發現原來自己走過的人生路相當長遠、曲折,又饒有趣味。

過去在異鄉、故鄉、中文、英文世界,來回穿梭的軌跡,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更肥沃了創作之田。若不是為了寫作蒐尋,這些前塵往事早就被打包成壓縮檔,淹沒於腦海的深層角落了。也才發現原來滄桑悲憫之情懷,是下筆最深刻的泉源;經過成熟淬煉之人生,更是寫作最滋養的成分。

因為書寫,一再回顧自己的人生,某些傷痕、懊惱、 誤會、心結,某些無法重來的過往,在真實的描述或虛擬的境界中,被反覆省視修改,讓多少遺憾與不捨,都在筆尖來來回回的縫補下,撫慰了、癒合了、弭平了、消融了。

寫作是終生適用的一技之長,它填滿我退休生活的所有空檔,在充實與有目標的生活中,忘了兒女成長後離家的失落,也不羨慕別人含飴弄孫的熱鬧。外表看來,我窩在有限的電腦桌前,過著自處的孤獨日子,其實內心展翅翱翔於寫作特有的時空無限中,享受既澎湃萬千又平靜如水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