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
作者:劉梓潔
出版:寶瓶文化
短短的兩三千字散文,她講旅行,說親情,談戀愛,啖美食,篇篇都是生活閒常的短篇。在她筆下,原本看似簡單微小的生活,存在著一種更巨大的片段荒謬,但她挾以爆破的哭笑聲輕筆帶過,一如鍾愛她的讀者們,熱鬧而安靜,生活依然。
沙龍祖母
作者:張貴興
出版:聯經
《沙龍祖母》大概可以視為用寫作解釋和融入台灣經驗的張貴興,以幽默、利落卻又帶有嘲謔寫實的文字風格,實踐和探索自己在台灣以寫作為志業的路向。本書收入作者反芻自己台灣經驗的八篇作品,可以清晰看到張貴興早期寫作脈絡,以及風格的轉型。
有日光的地方
作者:黃國華
出版:先覺
作者說:如果有人問我,日本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我一定會回答:日光!如果一生只剩最後一次機會去日本旅行,日光會是充盈記憶的最佳去處!黃國華累積近五十趟東洋旅行之後,發現這裡不只景色優美、文化體驗豐富,也是一個人尋求沉澱與人生啟發的絕佳場所。
金剛經尋寶
作者:陳念萱
出版:有鹿文化
寫作三十餘本書的陳念萱,《金剛經尋寶》是她最新的著作;於其中,她說明《金剛經》如何給了她心之自由、日常的樂活,並分享了從佛陀到她的上師的深刻教誨和廣闊祝福;這是一本讓你快快樂樂讀懂《金剛經》的美好之書。
北京的腔調
作者:胡赳赳
出版:文彩生藝文化
本書是中國大陸新周刊主筆胡赳赳二○○四至二○一○年的文字作品。為中國一線知名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觀察,以媒體人的觀點、詩人的「腔調」、條列式的「句讀體」語錄,以及文化趨勢評論、詩句或寓言體故事,一一展現跨界新銳才子眼中的當代北京印象。
藝術,背後的故事
作者:方秀雲
出版: 遠流出版
本書為文藝復興以來橫跨五百年的西方藝術,尋找一個 「美」的議題,從眾多的傑作中,挑出二十五位具特殊性格、令人悸動的女子。在現實生活中,她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卻都深刻的觸動了藝術家的靈魂,透過藝術家的畫筆、雕刀與相機,將她們轉化為人間的傳奇。
建築大師:諾曼.佛斯特
作者:Deyan Sudjic
譯者:張茂芸
出版:天下遠見
他樂於和結構技師、藝術家、工程師合作,最重視怎麼讓人在建築物中舒服自在!這本書不只是傳記,也是在記錄:在這個「都市急速膨脹」、新興國家企圖以華麗建築登上世界舞台的時代,建築師要面對的是什麼?你我要面對的建築與城市,要面對的生活與夢想,又會是什麼?
台灣在地好食材
作者:東森電視台、
台灣1001個故事
出版:凱特文化
食材的珍貴與美味,隨著時間花開並蒂,強調天然、養生、安全、營養、美味,沒有農藥的有機食材,只需要以幸福來提味。50個達人的農作幸福+50種健康在地有機農產漁撈、時令鮮果、有機植蔬、天然加工品,是台灣在地最富特色有機養殖、種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