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不景氣,大學生對考研究所興趣缺缺,各校報名人數大幅下降,台、成、清、交都減少二千人左右,中央、中山大學也減少,中正大學甚至少三千七百人,是創校以來最低。經濟不景氣讓大四生想考公職捧鐵飯碗,很多人打算把念碩士的時間,拿來準備考試,甚至有人要一邊打工,一邊準備國考。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指出,如果報名人數下降誠如學校推測的,是學生認為考研究所不如考公職好,學校更要去思考學術專業的分流。陳德華表示,過去研究所教育以培養學術人才為主,未來可能要加強學生的專業實務,加強學生就業能力,對學生才有實質幫助。
台大今年研究所報考人數一萬六千五百二十六人,是十五年來最低,台大研究生教務組主任李宏森分析,台大今年提高甄選名額,讓甄選與考試名額拉到一比一,很多大四生已是「準研究生」,報考人數自然下降。
不過經濟不景氣,碩士生薪資不理想,讓很多學生寧可考公職或服兵役,視情況再進修。
研究所報考人數逐年下降,各大學只能用消極辦法「降低傷害」。台大取消考英文、減少考科,希望吸引學生報考;中正近年將考試日期訂在二月,目的是和其他大學搶學生,卻因撞期報考人數大量流失,中正於是決定明年考試日期改回三月。
成大考試日期訂在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避免與台大撞期,但報考人數還是比去年少二千二百人,降幅一成六,成大教務長林清河指出,考生選擇畢業後就業或考公職是原因之一,但不只成大,各校都有相同狀況,以人文相關科系的降幅最明顯。
清大、交大報考人數也減少二成二左右,交大招生組長張漢卿指出,媒體一直報導謀職不易,大學畢業生會優先選擇工作再進修,加上考公職受青睞,不少學生認為考國家考試比念碩士實在,對就業較有幫助。
台大日文系四年級陳姓學生表示,理工科系較多人想考研究所進修,文學院學生除非有興趣,否則還是以就業為優先。陳姓學生說,日文系就業有限,加上景氣低迷,同學都準備考公職,自己也決定畢業後一邊打工,一邊備考。
清大電機系黃姓男學生指出,班上很多女同學都準備考公職,男同學預計先當兵再考公職,他雖然已報名台、成、清、交的通訊所、電信所,但打算先考再說,「反正入學資格可以保留,之後再考慮要當兵或考公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