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商業活動中,不乏各種行銷以手段爭取人們注意,廠商天花亂墜的言詞,絃外之音往往不是表面能顯現出來的;浙江金鷹集團藉由標購天安門宮燈,成功吸引社會大眾注視,成為企業拋磚引玉公關活動的經典案例。
案例背景
寧波金鷹集團原本名不見經傳,是一個新興的企業,人員平均只有三十歲,總裁吳彪金融界出身,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領導企業在實業、地產、金融、旅遊等諸多行業嶄露頭角。家鄉事業成功之後,吳彪北上京城拓展事業版圖,北京商家來自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金鷹很不容易引人注意,這時天安門城樓一對退役宮燈舉行公開標售,金鷹策畫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公關活動,成功曝光於全中國媒體,一舉成為知名企業。
這個宮燈拍賣,是由國際知名的嘉德國際拍賣公司舉辦,開標結果,寧波金鷹集團以一千三百八十萬人民幣,買了兩個大紅燈籠,對此豪舉,多數人不解。只為兩個燈籠,一擲千萬,相當於一個中型企業的投資,此舉是否值得?金鷹集團為何鍾情大紅宮燈?
這個事件,世界各地有上千家新聞媒體報導。如果金鷹要在這些媒體做廣告,要投入上億元的資金,難怪有人說「金鷹」標燈籠是一流的行銷手段。金鷹買到宮燈後,生意好做極了。人們不容置疑地相信:「金鷹」有實力。舉例來說金鷹集團在上海某大鋼廠欲買鋼材,因鋼廠不了解這一新客戶資產情況,致使產品合約沒有簽成,宮燈拍賣以後,金鷹再赴上海,對方聞聽是買宮燈的企業,二話沒說,立即簽訂合約。
接著金鷹集團有意向北京發展,想在北京找地建立總部大廈。當聽說競買宮燈的企業有合作意向後,立刻有土地所有者主動找金鷹進行談判,宮燈使企業贏得了意外的市場優勢,其商業價值不言而喻。買宮燈後,金鷹集團接到許多願意與其合作的資訊。最有意思的是廣州、上海幾家名望甚高的賓館、飯店,願意租借大紅宮燈,開價每日租金三萬元!
若以此計算,「金鷹」每年坐收一千多萬元。但總裁吳彪卻一概予以拒絕,理由很簡單:讓全中國人民放心,宮燈一定會保管好的,「金鷹」不會將這對國寶用於純商業活動的。行內人估計,這對唯一流入民間的前滿清大紅宮燈,本身就具備很高的經濟價值,若干年後還將大大增值。
大紅宮燈引發出的宮燈效應,可以說是商業競爭的智慧和文化層次上的體現,是商業策畫運籌得當的成果。金鷹認為以巨資買來一對宮燈值得,如果低價購得卻達不到預期反應。其實金鷹內部對這對宮燈的估價,在二千萬人民幣左右。精明的企業家知道:這是一項擲地有聲的投資,而決非簡單的開銷。此舉只是金鷹成功的市場戰略的一部份。
吳彪藉著宮燈熱,順勢推出大型物業北京中華百亭魚樂園:這個高大華麗的城樓,有長達一千四百公尺的遊廊,百座庭台與琉璃交相輝映,配上中華五千年歷史的長卷壁畫,和一千零八十座中國姓氏源流石碑,令人耳目一新。大紅宮燈找到了一個新家。
實際上金鷹集團競買宮燈,是出於中華百亭魚樂園本身建築風格的需要,作為一個精於計算的商家,金鷹競買宮燈畢竟是一項投資,由此引發的大紅宮燈效應,除了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還有經濟的。金鷹集團以巨額的付出換回更多回報。案例之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