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優雅表情

 |2005.09.17
278觀看次
字級

上海如同我的一個情人。
很多年之後,我站在一座異端的城市觀望著她,這樣平靜而安然,早已失卻了曾經的激情與悸動。但是我仍然是愛著她的,摯愛著,不曾改變。

最早知曉上海是因為幼年時家裡用過的「上海」牌收音機。撫摩著刻在銘牌上的這兩個字,我總在想像這個奇怪的名字背後的故事,覺得她是一座建造在海上的城市。在腦海中,那是一個模糊的意象,卻已經感知到,這是一座充滿風情的城。

後來,明白這一切只是腦海中的童話,卻一直認為她有著海市蜃樓般迷幻的美。看過了大世界和百樂門的歌女,看過了阮玲玉與張曼玉的電影,看過了張愛玲的《金鎖記》還有《十八春》,也看過了棉棉的糖、安妮寶貝的棉布裙子、王安憶的老照片。這座城,一點一點地立體起來,卻始終覺得疏離。她是遠離我的城,站在黃浦江邊,兀自高貴,兀自繁華,兀自絢麗。

我從來說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迷戀上這座城市,就如同我迷戀上一個人,一首歌,或者一部電影。那種感覺清晰地印在心尖上,卻窮於言辭。那如同一種與生俱來的緣分與默契。但是,當我意識到自己開始迷戀這座城的時候,那樣的愛已經如同洪水決堤一般,排山倒海地襲來。

二○○二年去上海參加筆會,讓我第一次有機會去接近這座城市。我帶著窺探的快樂好奇地注視著她,我倘佯在陽光下安詳寧靜的衡山路,在那間名為「OLD TIMES」的酒吧前駐足,連幽深的角落都似乎充溢了陽光。漫步在摩登而張揚的淮海路,像魚一樣輕靈地遊弋於陌生的面孔與氣味中,感受物質帶來的一瞬間的撫慰與愉悅。人民廣場的拍打翅膀騰空而起的白鴿,溫柔出塵的音樂,如輕歌曼舞、如風笛悠揚,穿越世紀,回響在都市的角落;那些似曾相識的建築與流轉的風情似乎把整個百年都輕輕略去。我循著這歷史的回響,領略它的璀璨奢華,它的精致優雅,它的前衛時尚。燈紅酒綠,鶯歌燕舞,風花雪月,似夢似幻,只是,一切都已淹沒在滾滾紅塵中。

夜幕降臨的時候,上海開始以一種優雅從容的姿態地展現著她的風情萬種。霓虹亮起來的時候,整個城市就陷入了這一片恢宏的燈火中。那些高低起伏的華麗建築,見證了整個城市的繁華建築,不再如同白晝下的靜默,流光溢彩地裝點了城市的夜生活。上海的夜,曖昧而滄桑的夜,摩登而懷舊的夜,她顯示出一種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氣質。

我腦海中始終保持著這樣的畫面:帶著一臉溫情,操一口綿軟方言的滬市人,地鐵站裡精緻而時尚的臉,城市裡的人群有一種速度感與優越感。上海,是以一個驚世美人的姿態出現,讓人驚豔,卻無法接近,無法征服。

上海。我對她的愛,愈來愈濃烈。
二○○四年的春風邀請我再次來到滬上。當步入上海新天地,走在這條由石庫門建築和現代建築組成的時尚休閒步行街時,我瞬間觸摸到了上海的歷史風情和文化積澱。漫步在上海新天地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青磚步行道、兩旁的清水磚牆、烏漆大門、異域情調的店鋪招牌……你可以想像你是一個三十年代的上海女子,身穿旗袍,優雅娉婷地走在歷史裡。或許,這正是一部唯美的懷舊電影中的一段吧?走進一家咖啡館,叫上一杯濃香的咖啡,憑窗而坐。窗外,藍天白雲格外悠遠。室內,重幔低垂,隔絕了紛擾的喧囂。樂曲輕柔,充滿懷舊氣息的氛圍,使人產生恍如隔世之感。此時的咖啡館裡並沒有幾個人,但從氤氳的香氣中,我分明能夠看到夜幕降臨之後,那些集優雅與簡約為一身的女子,正在這兒淺笑吟吟,低聲細語。

春天的夜色裡,我站在華山路上。一陣的暖風拂來。我望著交大校門對面的那棟樓房,經過改造已經換了模樣。那是我第一次到這裡時住的地方。那時我的十指緊緊地糾纏在一起,風吹起頭髮覆蓋了眼睛。我的心突然柔軟極了。

至少,仍然是有眷戀的。有一些友善的臉,和朋友們親密無間的撫慰,他們讓這座城市變得擁有了一種輕靈的溫和。我們聚在這個目光聚焦的地方,笑著回望曾經熾烈的夢想,和朋友短暫的相聚,卻仍然可以帶來長久延綿的慰藉。揮別的時候,有不捨的笑容,卻不再有任何的滯重與惶恐。

離滬後未久,朋友蔡君給我寄來《城市畫報》,一直放在床頭,始終看不完。因為總是在看裡面的圖片,流淌在裡面的各種溫情,而文字一度地被我忽略掉。我終於承認這個城市是充滿著溫情的,那些圖片如此清晰地透射出城市的精髓,那些在華麗光鮮的外表包裹中沉澱下來的溫情。我知道,我愛著的,並不是哈根達斯裡的冰點,不是茂名南路的酒吧,不是真鍋裡的硬木桌子,也不是天堂製造的藏銀手鏈。

我一直相信,那些或張揚或奢華或迷幻或狂野的,始終只是她的軀殼,而她的內心,卻是異常沉靜的。那些陳舊的街道和窗棱,泛黃的老照片,弄堂閣樓和石庫門,還有孕育英雄的希望,永遠不會被城市的速度抹殺,它們是我無從感知、無從探究的城市的靈魂。

我終於可以正視著上海,安然地想念她。那少年時鐫刻在心的夢想,那青春裡不能忘卻的歡聚與離別,如一道羽箭,擊中了記憶裡的片片落花。這座城市已經成了我生命中根深蒂固的信仰,不可磨滅。這份愛,無法抗拒,無法更改,也無法終止。
而我與上海,就如同分隔兩地的情侶,愛得不再洶湧,只是習慣了守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