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嘉年華 300神祇佛館遊香

郭書宏 |2012.12.24
1133觀看次
字級
大駕佛館神佛會的神尊,安奉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的普陀洛伽山前。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郭書宏大樹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昨上午鐘鼓齊鳴,哨角、開路鼓隊震天價響,「佛館落成周年系列活動」第一天進行熱鬧的「神佛會」,全台各地八十八座宮廟、三百尊神到佛館禮佛,連許多平日不輕易出動的神明,為了贊助這次的佛、道教聯誼大會,在浩蕩陣頭的引領下,齊聚佛館遊香,這場宗教盛會吸引兩萬名信眾與會。

昨天上午高雄地區細雨紛飛,但仍無法阻擋來自高雄、屏東、台南地區,還有桃園、南投、花蓮等地各大宮廟的虔誠信眾,不畏風雨低溫紛赴佛館朝聖,每個人臉上散發著對信仰神祇的熱忱,及對諸佛菩薩的虔敬,隨處可見廟方執事手捧香爐、信徒人人手持清香,在場民眾紛紛拿出相機或手機拍照,拍下難得一見的神佛盛會畫面。

活動由屏東教大直排輪金龍隊、大慈育幼院儀隊在前開路,搭配隨行的嗩吶、花鼓陣、哨角隊等各式陣頭,引領神轎、元帥、王爺、三太子等各式神將,綿延數公里長的隊伍沿著禮敬大廳、成佛大道走至菩提廣場,各地遊香團以蜈蚣陣、八家將等文武藝陣向佛獻供,有的鑾轎則以「三進三出」向佛陀致上最敬禮,現場猶如迎神廟會般熱鬧喧騰。

朝聖隊伍依序進入本館,由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慧得法師、佛光山宗委會主席辦公室主任慧思法師等三大師,為每尊神明親自掛上金牌,並與千年樟木雕刻而成的〈佛祖與五百羅漢靈山會〉像,並排暫奉於觀音殿前,供來館民眾瞻仰、禮拜。

「佛經曾描述,神明出現多乘風駕雨而來,今天降甘露法水,就是最好的示現。」心培和尚首先感謝各宮廟善男信女無畏風雨與會,如此虔誠之心,必能得到神明的感應與加持。他表示,古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台灣因人們普遍相信神明存在,形成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

心培和尚進一步指出,「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創造,只要每個人遵守國家法律,生活中多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不同宗教的信徒彼此尊重包容,以佛菩薩、神明為師,社會自祥和、世界終和平。」隨後,和尚領眾念誦星雲大師所撰〈為社會大眾祈願文〉,且由佛光山法師唱誦佛教梵唄、祈願祝禱。

高雄市民政局長曾姿雯表示,佛館周年慶舉辦「神佛會」,促進宗教交流、為社會帶來和諧,更彰顯此盛會意義之殊勝。

三百尊來自全台各地的神明,暫奉於佛館近三小時後,於下午一時三十分起安排「過爐」儀式,由宮廟代表陸續迎接至本館前進行「謝禮」儀式,感謝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熱情招待,此時現場沖天炮、鞭炮聲不斷,還有電音三太子大跳「江南Style」的騎馬舞,相當吸睛。

蒞臨佛館「神佛會」貴賓眾多,包括:高雄市政府宗教禮俗科長陳旭昌、台南市安南區長顏昇祺、高雄市大樹區長黃傳殷、桃園縣宗教禮俗科長劉邦辛、台北指南宮董事長高忠信等人,還有桃園、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地區各大宮廟主任委員,及多位里長亦到場致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