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巷弄文化 進駐北京文博會

 |2012.12.21
1203觀看次
字級
北京文博會展覽內容豐富,一位民眾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雕像玩自拍。圖/本報香港傳真

【本報綜合報導】第七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十九日登場,台灣文創精品館以「天境‧人間」為主題,結合文化創意與庶民生活,讓大陸民眾感受台北生活的美好。

為期四天的北京文博會,在四十多個場館舉辦展覽、論壇、推介交易、創意體驗等近百場活動,吸引德國、英國、丹麥、澳洲、南韓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兩千多家文化創意機構和企業展開演藝、動漫、廣播、電視、體育、城市雕塑等十多個領域交流。

台灣文創精品館展覽面積約四千五百平方公尺,約有九十個廠商、一百八十個展位;有超受年輕人喜愛的「西門紅樓‧創意拾玩區」、具生活風格的「文創天母‧創意生活區」、融合台灣特產與傳統工藝的「文山坪林‧醇香品茶區」、代表台灣時尚與文創品牌的「中山北路‧文創品牌區」及「時尚設計精品區」等,「松山文創園區」今年也首次參展。

過去幾屆台灣文創精品館偏重數位科技與故宮文物、漢字文化;今年表達生活在台北的美好,將宗教信仰、圖騰文化、喝茶文化融合在生活裡。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總監侯冠群表示,這次最大特色是把「台北巷弄文化」搬到北京。他說,北京滿街都是人和車,處處可見豪華轎車、富麗堂皇的餐廳,但生活比較緊張;相較之下,他認為台北人比較注重生活細節,就是北京俗諺的「悠著來」。侯冠群說,希望透過台北巷弄文化,讓大陸民眾放慢腳步,生活「悠著來」。

展出內容有視覺感極強的神像圖像、Q版神像公仔,還有富土地情感的米茶和茶具、富簡單美學的板凳椅,及精緻時尚的水泥戒指等,從茶文化到文青文化,彰顯台北的文創特色與優勢。

台灣文創精品館內還有新設的「兩岸文化創意人才服務基地」,透過高端人才規畫配置、資訊交流,為有意到大陸創業或尋求合作機會的文創人才提供服務。

台灣文創業者進軍大陸市場仍有不少阻力,業者普遍認為「看得到、吃不到」。碁奇藝術青銅雕塑業者吳佳雯指出,大陸好地段商場不容易進入,即使有機會進入,也會有許多「眉眉角角」(紅包文化),一般台灣中小企業較難適應:大陸市場大,需要時間一步步耕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