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超過一百六十年歷史的蘇澳鎮大坑罟大玄廟,昨天舉辦新廟改建落成的建醮儀式,依台灣傳統習俗,無論建醮、喜慶都會搓湯圓,因為糯米的黏性與湯圓的圓形外觀,有「團圓」之意,大玄廟恰逢建醮大典,村內又有一位一百零五歲人瑞陳許阿蔥,因此邀請老人家前來搓湯圓,讓大家也沾沾人瑞的長壽福氣。
相傳在蘇澳大坑罟的先民,為響應鄭成功反清復明行動,從福建省漳浦縣鑑湖地區的大坑村,暗中遷移到台灣,自頭城登陸上岸,為紀念大陸家鄉故取名「大坑罟」,又因為當時頭城腹地狹小,一部分先民又移居蘇澳,同樣取名「大坑罟」。
從福建大坑播遷來台的先民,帶著關聖帝君與玄天上帝的泥偶神像,擲筊請示神明後決定,關聖帝君由頭城大坑罟供奉,玄天上帝由蘇澳大坑罟供奉,大玄廟因此成為地方信仰中心,逐漸發展成今日規模。
這幾年來,地方居民出資為廟宇改建,昨天進行建醮儀式,並向各方宣告新廟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