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死海古卷》已二十年的以色列古物管理局工作人員畢特勒(Tanya Bitler),小心翼翼把殘片縫製在兩層薄紗中間,她說,圖中的四小塊殘片,得費時二天才能縫好。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古物管理局與谷歌(Google)公司十八日在耶路撒冷宣布,「死海古卷數位圖書館」正式上線,除了供民眾閱讀外,更藉此保護這份珍貴古籍。古物管理局局長多夫曼(Shuka Dorfman)說:「以往,全世界只有五位古物保存工作者可以接觸《死海古卷》,但如今任何人只要上網就可以看到它們。」
《死海古卷》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六年間,在死海西北基伯昆蘭曠野的山洞裡發現的古代文獻,大約是西元前二、三世紀到西元後七百年間寫成的,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殘片以〈創世紀〉第一章第一節開始,內容為希伯來文的「起初,神創造天地」。
去年九月,以色列博物館已把《死海古卷》中較完整的五卷數位化,但這次上線的「死海古卷」專屬網站,是由以色列古物管理局和谷歌公司進行的獨立計畫,透過高科技和高畫質攝影,計畫將上萬份《死海古卷》的殘片,全面放在網路上。目前網站上已有五千多張照片可供查詢,包括猶太人看重的〈十誡〉、記載世界起源的〈創世紀〉,和基督徒耳熟能詳的部分詩篇內容。
這項計畫所使用的專業相機,是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的技術發展而來,每片殘片會在十二種光波照射下,被拍成二十八張照片,不僅顯示出紙片的皺紋、滲入紙內的墨水痕跡,還有以往單靠肉眼無法辨認的內容。
計畫負責人蕭爾(Pnina Shor)表示,《死海古卷》殘片共有一萬五千到三萬片之間,目前殘片的拍攝工作仍在進行,已拼接出九十多頁文本,預計在三年後可以全部上線,屆時可以明確統計出《死海古卷》的數量。
「死海古卷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www.deadseascrolls.org.il/home,目前使用希伯來文及英文,未來還會增加阿拉伯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