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四大名著裡的冬天是否也是那麼寒冷呢?
《三國演義》描寫了許多次戰爭,其中發生在冬天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赤壁之戰。
根據小說的說法,戰爭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農曆十一月,這當然是隆冬了。從四十五回到五十回,羅貫中用了六回文字來寫這場大戰,大約占全書百分之五篇幅,羅老真是不遺餘「墨」哩!
這幾回提了到一個冬天關鍵詞──東風。孫劉聯軍能戰勝強大的曹軍,靠的是火攻,而火攻仰仗的就是東風。據氣象學家考證,江漢地區冬季是偶爾會刮東風的,並非如小說所言是孔明施法借東風。羅老這樣寫純屬小說家言,是為突出主角孔明的光輝形象。
《水滸傳》裡的冬天,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沖被高俅等人害得家破人亡,隻身發配滄州,可高俅還是不放過他。
在這個寒冷的風雪夜,在那個熊熊燃燒的草料場旁的小小山神廟裡,林沖這個曾經懦弱的英雄,終於爆發了,他手刃了三個仇人,然後「雪夜上梁山」。這個冬天是林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小說畫龍點睛之筆。
《西遊記》對冬天著墨不多。第五十回師徒遭遇寒冬,悟空去化緣,八戒、沙僧怕冷,偷穿別人的納棉背心,結果著了青牛精的道兒;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宵夜觀燈,碰上三個犀牛假扮佛爺偷香油,唐僧去參拜,被拿回妖精老巢青龍山「玄英洞」。「玄英」在古文裡是冬天的代名詞。看來這又是一起冬天惹的禍。
《紅樓夢》描摹冬天的文字很多。像第四十九、五十回寫得最精采,大觀園人才濟濟,蘆雪庵即景聯詩,連不通文墨的王熙鳳也來湊熱鬧,以一句「一夜北風緊」起頭;而「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的意象,是曹雪芹的神來之筆。閉上眼睛想想,這幅畫面宛若眼前,讓人心馳神往。
而高鶚續書的最後一回寶玉向賈政作別那段,也安排在一個下雪的冬日,「落下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寫得空靈雋永,實乃續書裡難得的佳品。
西方哲人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細讀四大名著裡的冬天,亦如是哉。親愛的朋友,你們喜歡哪個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