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偶像劇、綜藝性談話節目是國中小學生最常看的電視節目,這些節目內容往往傳遞拜金價值觀,常有親熱鏡頭;這些功利、物化女性、粗暴的內容,對建構兒少價值觀是負面示範。兒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表示,台灣兒童及青少年節目內容缺乏多元性、播出時冷門化、收視族群低齡化、進口卡通充斥,令人擔憂。
兒福聯盟昨天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三國中生、百分之七十三國小高年級學童最常看偶像劇;百分之六十四的國中生常看綜藝類節目。
值得注意的是,四成孩子兩性交往知識從電視中得知,近兩成表示,偶像劇中「接吻的畫面」最吸引他們,逾一成兒少則被「床戲」吸引。
兒盟指出,兒童和少年心目中最夯的五部偶像劇:《真愛找麻煩》、《小資女孩向前衝》、《命中註定我愛你》、《犀利人妻》、《最後決定愛上你》都有床戲或激吻。
但專為兒少量身訂做的兒童節目,如《下課花路米》、《水果冰淇淋》、《地球的孩子》等,卻叫好不叫座,國小學生收看比率只有一成,在各類兒少常看的節目名列最後。
台灣兒少節目超過四分之一購自國外,內容管制鬆散,像知名卡通節目《海綿寶寶》,平均每三點七五分鐘就會出現一次自殘、死、屁屁等不雅言語;《航海王》大約每六分鐘就會出現暴力畫面。許多小女生喜歡的《美少女戰士》,則不乏接吻、搶人男友等情節,對孩子都有不良示範。
兒盟呼籲電視業者提供更多適合青少年觀賞的兒少節目,內容要多元,並呼籲家長,應陪小孩篩選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