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素行1--行菩薩道

劉阿榮 |2006.10.25
597觀看次
字級

世間還有更多善行義舉之人,像真正的陽光,照耀大千,為利益一切眾生,所作福德,並未貪著,更是真正平凡中的偉大。
 
世人常將善心善行,俾益眾生,視為「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云:「……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如此發心精進,不僅能利益眾生,也返身成就自己,可謂由利他而迴向的美事。

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出乎意料地頒給了孟加拉的銀行家尤努斯,他在三十多年前,看到農民因無資金而須賒貸,辛苦所得,大部分須付給其他人,為他人所奪,因此他興起了創辦「微額貸款」的鄉村銀行,協助農民脫貧,三十多年來已服務百萬人以上。由此觀之,一位默默耕耘的經濟學教授、平民
銀行家,其所做所為,不正是「因
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有此發心並付諸實踐,正
是行菩薩道的具體表現。

如果我們把尤努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作一種特例,那可能陷入關注「名利」的表象:得獎才受肯定,才贏得尊敬,未得獎就被忽略了,這有如「高空煙火」與「太陽」的對比:前者璀璨奪目,照亮夜空,人人讚嘆,然而瞬間消失;後者只是平凡的陽光,日出日落,周而復始,甚至習慣了陽光之平凡,忽略了其光輝普照,孕育萬物的生命泉源。人世間,常有無數默默付出行菩薩道的人,有如慣常的陽光遍照大千世界,不為人知。至於若干特殊獲獎的表現,更能照亮夜空,令人欣羨,引發更多見賢思齊的榜樣。

尤努斯獲獎後,捐出其獎金援助貧弱者,更見其偉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偉大。我們從三個層次來分析:第一、比起世上響噹噹的政治人物或富甲一方的豪門,尤努斯可算「沒沒無聞」,如非獲獎,世人很少知其事蹟,但仍數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改其志;第二、一個以奉獻為志業的人,不以積累財富,汲取名利為目的,而是由關心到行動,都表現慈悲喜捨,信受奉行的胸懷,相對於權貴之聚斂,競相奢華,確有天壤之別,當大多數人迷惑於權力、財富、美色……等等各種人生關卡之考驗,尤努斯卻表現其平凡自得,關心貧苦,奉獻心力、財力。第三、世間還有更多善行義舉之人,連獲得表揚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得諾貝爾獎),他(她)們可能「沒世而名不著」,這些人更像真正的陽光,照耀大千,為利益一切眾生,所作福德,並未貪著,更是真正平凡中的偉大。
 

《編按》

即日起,《庸言素行》專欄將於每周三與讀者見面,作者現任元智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用其樸實的文字,書寫人生體驗、閱讀及工作趣聞,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開雲見日,在這熙攘的人世間偶得些許寧靜的片刻。

劉阿榮教授,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台灣省桃園縣,國立台灣大學博士。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諮商中心主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所長等職。興趣在於閱讀與寫作,研究領域為:社會永續發展、族群關係、公民社會等專題。主持行政院國科會跨領域整合計畫「多元文化與永續社會發展」三年期(二悾悾六-二悾悾八)總計畫主持人。擔任教育部通識巡迴講座(社會學門)召集人、大學評鑑委員、國科會「整合型計畫」之評審委員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