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影響力論壇-- 頂尖人才 首重面對逆境的智慧

 |2012.12.17
225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由十八歲到三十歲大學生及青年組成的非營利組織「社團法人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昨天在政治大學舉辦青年影響力論壇,以「培育未來頂尖人才」為題,探討新時代人才要具備的條件。企業表示,首先要學會面對逆境、擁抱困難。台灣IBM公司總經理說,面試時她一定會問年輕學子,有沒有失敗過?因為從困境中成長,才是真正的成功。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台灣總會,昨天舉行「第四屆青年影響力論壇」,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奧美集團執行長黃復華、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以及政大領導學教授李瑞華受邀出席座談,吸引千餘名大學生進場。

黃慧珠說,每個時代需要的人才並非一成不變,以IBM為例,從一九九六年以來,定義就變了三次,每次都是從企業內部中高階主管和年輕人中,找到最成功的典範作為新定義。而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擁抱挑戰」的能力。

黃慧珠表示,IBM雖是百年企業,但也多次面臨倒閉危機,都是靠著轉型才能成功。對她來說,能在困境中找到解決的辦法,「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面對年輕求職者,黃慧珠說一定會問,「有沒有過失敗的經驗?」

李瑞華也說,要當頂尖人才,除了要有好的IQ與EQ,還要有高的AQ(adversity quotient),也就是「逆境商數」。

他表示,新時代是一個快速轉換的時代,還沒認識清楚就產生變化,競爭也更激烈,「一個沒有失敗過的人,不管多成功都不能說是成功。」逆境中才能考驗人的魄力和耐力。

現場有學生提問,如何培養面對逆境的能力?李瑞華則回答,必須學習,而學習就像冰山,知識和技能只是浮在水平面上的基礎能力;還要學習水平面下的「自我價值」,透過專業知能、提升自我認識,才有長久的成功。

黃復華則表示,上一世代成功的觀念是「穩定」,只要找到一個鐵飯碗就努力打拚,維持自己的家庭生活。而現在年輕人離職率很高,因為他們對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不再只為薪資和名利而工作,講求體驗和自我成長。他建議年輕人,要成功除了繼續保有自己的觀點,還必須學習合作協同的能力。

最後黃慧珠建議學生,新世紀人才需要培養的除了能力,還有熱情與道德。她強調,熱情不是每天掛著笑臉上班,而是真心喜歡工作的熱情;道德則是不盲從企業做違法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