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乃狄克州新鎮,日前發生駭人聽聞的校園槍殺事件,這已經是美國五個月內,發生的第四起濫殺無辜,造成重大傷亡的校園暴力槍擊事件,凶手罹患亞斯柏格症。這幾起命案除了行凶者個人狀況因素外,許多美國人無端淪為槍口下亡魂,美國社會對於槍械管制寬鬆浮濫,是罪魁禍首,難辭其咎。
對台灣社會來說,檢討美國這起凶殺案的教訓,國內精神科醫師在這起凶案發生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從犯行研判,凶手殺害最親近的母親及不具攻擊性的兒童,顯示凶手對社會充滿恨意及憤怒,常有人際社群互動障礙,不知如何處理情緒,不惜與他人同歸於盡。
不僅父母要多注意小孩成長和心智發育過程,中小學校醫護人員和教師也宜加強在職教育訓練,灌輸相關基本知識,早期發現及時預防,若發現學童言行有異狀宜及早矯治,社會公眾也應對這類患者包容疏導情緒,以免這類患者日後成長適應不良,淪為社會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潛在不定時炸彈,害己害人。
個人可合法持有槍械,是美國社會大眾文化特徵,甚至受到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加以保障。
美國憲法係採聯邦與各州政府分權的聯邦制度,各州對槍械持有的管制程度沒有統一規定,在某些保有西部開拓時期牛仔式價值觀保守遺風的美國中西部各州,槍械的販賣或持有和家電一樣稀鬆、平常,槍械持有和交易管制寬鬆,每年造成濫殺無辜。
以美國槍械協會為首的槍械製造與販賣等既得利益共同體,也成為美國社會影響力最龐大的壓力團體之一,動員遊說施壓國會兩院議員為其護航,強勢反對美國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立法管制個人持有和販賣槍械。
由於美國的修憲案成立之程序要件,不僅要國會參眾兩院絕對多數通過修憲案,還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州通過修憲案,要藉由立法甚至修憲管制槍枝氾濫造成的社會問題,對美國社會公眾來說,恐怕是一條漫長的路。
法琛(台中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