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某國中辦校外露營活動,承辦旅行社的康輔人員覺得學生太吵,竟然集體處罰學生,引起家長不滿;過去也曾發生因康輔人員不小心,造成參加校外教學學生受傷的意外事故。
據個人多年實際經驗,承辦國內學校畢旅與校外教學的旅行社,為了節省開銷,大都聘雇年輕、經驗淺的人擔任小隊服務員,這些人可能只受過短期訓練,有些甚至是邊做邊見習的菜鳥,不但帶隊經驗不足,涵養差、情緒管理不佳的大有人在,發生集體處罰的事件,應不足為奇。
個人服務的學校曾舉辦城鄉交流,有一天午餐前,學生的聲音大了點,帶隊的康輔人員不但大聲斥責,還要集體處罰,在場的老師立即制止,才免去發生不愉快的情況。
從此,學校除了出發前約束學生要遵守規矩外,也一再與旅行社磋商,除了有安全顧慮外,不要對學生大聲斥責,更絕對禁止打人,任何活動一定要有學校同仁隨侍在側,避免發生料想不到的情況。
其次,康輔人員除了罵人、打人外,最令學校老師頭痛的是,言語過於幼稚、粗糙、曖昧與胡鬧,常跟學校的生活教育大相逕庭,例如「白痴」、「死相」、「豬八戒」、「人家不來了」等負面的用語和口號;我認為風趣、幽默不一定非用這些字眼不可,所以每次出發前總要提醒旅行社,留意活動帶給孩子的教育意義,避免非教育、反教育的言詞出現,雖然效果有限,還是盡可能做到把關責任。
此外,為了確保校外教學順利進行,與維護學生安全,學校總務單位會要求承辦業者,將遊覽車和司機資料在一星期前傳給學校確認,非經學校同意,不可任意換車換人,學校會在出發前透過警政單位對司機進行查訪。
校外教學是不錯的活動,康輔人員對校外教學的貢獻也不容抹殺,但從這起集體處罰學生的案例,顯示學校、旅行社還有改進的空間,希望大家能記取教訓,攜手合作嚴格把關,讓校外教學成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