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鳳宮的環保金爐是用天山紅石建造,相當特別。圖/謝龍田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紅毛港五大廟之一的飛鳳宮,四年前遷村改建,明後天舉行謝土安座,位於廟方廣場左側的環保金爐,是以新疆天山紅石建造,造型相當特別,吸引許多信眾觀看。
一般寺廟的金爐大多是亭屋造型,上釉彩金漆,但是飛鳳宮卻以新疆天山紅石,建造高九點九公尺、直徑三點二公尺的金爐,爐身刻有二隻祥龍,爐頂是天珠,取「雙龍朝珠」之意,下有八隻獅子,意指「八獅如意」,紅石遇雨顏色會變紅潤,更是漂亮。
「金爐是我和飛鳳宮主委陳金城設計,是我們探詢兩岸一百多間寺廟的『心得』,既特殊又環保。」飛鳳宮工務組長林坤榮強調,金爐共用了四十六噸天山紅石,先從新疆運到福建,由雕刻師傅精心雕製後,再以船運回台灣組裝,全程逾三千公里,耗費一千多萬元。
陳金城表示,紅毛港為配合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興建而遷村,供奉保儀尊王等神明的飛鳳宮,四年多前隨之遷建,適逢經濟低迷,建廟過程募款困難,但信眾一心,終於完工,紅毛港人的信仰得以延續。
飛鳳宮總幹事楊慶良說,飛鳳宮主祀的保儀尊王是泥塑神像,有一百多年歷史。民國五十九年在台電大林廠位於紅毛港的出水口被發現,地方居民覺得神奇,建廟供奉至今。
由於保儀尊王神像連基座重達二噸多,遷村時曾有人主張另新建,但陳金城等人堅持延續傳統,排除萬難,用天車吊進新飛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