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終尾牙,各大企業為了展現企業營運實力,在籌劃年度尾牙時,無不卯足勁,競搶五星級飯店,以大型綜藝秀的排場、天價邀請大牌藝人表演,提供高額獎金和高價贈品摸獎,一擲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一場狂歡熱鬧,留下了什麼?
這幾年來國內景氣欠佳,多數產業不復往年風光,減薪、無薪假、裁員的陰影籠罩國內;雖然若干企業仍有亮眼的表現,但在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大肆鋪張尾牙場面引起社會負面觀感,員工希望減少尾牙的支出,換取更多年終獎金的實質回饋,讓企業尾牙型式出現轉型的契機。
尾牙綜藝化,將電視裡的場景和人物搬到眼前表演,固然可以滿足很多人的視聽需求。砸大錢競邀大咖藝人表演,讓原本高收入的大牌藝人更是荷包滿滿,小咖藝人或者是其他藝文團體只能苦哈哈地撐著場子,維持一線生機。表演藝文的兩極化更明顯,這是建國百年「夢想家」的表演花掉兩億元,引起藝文界極大反應的主因。
企業尾牙少了綜藝排場奢華味,取而代之的是溫馨、感性的慈善相關活動和文藝風。世界最大的代工廠鴻海去年就以愛心園遊會,讓員工與弱勢群眾一起參加園遊會,同歡兼公益,這是雙嬴的。雖然沒有過去老闆郭台銘與第一名模林志玲共舞場景的精彩,但是讓平時難有太多物質享受的弱勢者能有一天的歡愉,讓員工有一天的放鬆和全家的活動,這是企業回饋社會共生共榮的良善表現。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出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後,為協助藝文團體拓展市場,去年發起藝文尾牙秀活動,由表演藝術團體取代藝人演唱,宏碁集團關係企業緯創就率先響應邀請雲門舞集表演。
今年包括宏達電、仁寶、和碩、緯創等科技公司尾牙也以如雲門舞集、優人神鼓、世紀舞匯、海山戲館、秀琴歌劇團、沙丁龐客劇團、舞蹈空間舞蹈團等藝文表演,取代到大飯店包場大吃大喝,或是大型歌舞秀的傳統做法,讓員工也有不一樣的文化饗宴,擴展他們生活中的廣度與面向。
台灣的藝文團體眾多,但是因為表演場地有限,市場小,規模也都不大,經營相當困難,許多團體都是靠經營者和團員的熱愛和傻勁,不計收入地投入表演。紙風車劇團推動「孩子的第一哩路」,到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表演給小朋友看,帶小朋友一起走上藝術第一哩路,雖然辛苦,卻是文化播種的工作;這台灣藝文界可愛之處,值得社會支持。
如果文化部能夠扮演橋梁角色,媒合企業和藝文團體有合作機會,不但可以協助移風易俗,改變國內企業尾牙的奢華風氣,並且在景氣低迷中多創造些國內藝文團體表演機會,為台灣文創產業多培育一些生機。
尾牙是年終感恩與祝福的時刻,表達的方式不限於吃喝,今年企業不妨試試不同的心靈饗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