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每年約有六、七萬名病患靠洗腎維生,等待換腎者多,而國內活腎移植人數約一百例,遠低於活肝移植的四百例。器官移植專家鼓勵親人捐腎,因手術成功率高,且唯有移植腎臟,才能改善親人的生活品質。
藝人金友莊不忍母親長年洗腎,決定捐腎救母,三月在署立雙和醫院完成活體腎臟移植手術,母女均安,一時引為美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指出,台灣每年超過六千人等待換腎,但不到兩百人能如願;活體換腎移植難度,低於活肝移植,可惜在國內未能形成風氣。
器捐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衛生署台南醫院院長李伯璋表示,國內每年約有八千人等待器官捐贈,能夠受惠的僅八百人。為提升國人捐贈意願,最近已修法通過,凡屍體捐贈超過兩個器官者,其中一個器官可指定給有移植需求的五等姻親。
國內腎臟移植專家李伯璋說,活體換腎移植成功率高達八成以上,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也已放寬五親等內血親可以活體捐腎,亦即表兄弟姊妹與甥舅之間,可互為器官捐贈;至於活肝捐贈,可為五親等姻親,如女婿可捐肝給岳父母。
李伯璋表示,有鑑於目前國內可做腎臟移植手術的三十七家醫療院所中,實際有做活體腎臟移植的不到五家,遠低於活肝移植的十五家,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已將活體捐腎列為宣導重點,鼓勵更多人捐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