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日前,南北韓佛教界代表在大陸瀋陽舉行會談,決議在北韓首都平壤進行聯合發掘、恢復宗教遺蹟、統一南北韓佛教徒習俗,並加強各教會之間的交流,並在平壤修建「佛教界兄弟會面場館」。
四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一度成為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存,西元前三一三至西元六六八年)的國教,留下城址、宮殿、寺廟等遺蹟,以墓葬最多,但墓葬大多被盜掘,陪葬品所存甚少,僅存的壁畫,有助於瞭解當時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藝術造詣等。德興里壁畫墓所繪佛事活動場面以及墨書題記「釋迦文佛弟子」,是明顯的例證。
此外,在平壤附近清岩里遺址和上五里遺址皆發現佛寺遺址,主要遺蹟有八角形的塔基和泥塑佛像等。在百濟都城之一,今忠清南道公州的熊津城,還殘存宮殿、寺廟等遺址,曾出土石柱礎和蓮花瓦當。經考古調查發掘的寺廟址達二十餘處,寺廟的布局有一定的共同性。在扶餘軍守里塔基中發現的鎏金菩薩像和如來佛石像,是百濟佛像的典型作品。
二○○四年底,南韓佛教曹溪宗委任濟政法師前往北韓金剛山神溪寺,協助重建寺院,是一九五○年代韓戰以來,首位南韓僧人赴北韓寺院服務。神溪寺是金剛山上唯一獲北韓政府同意開放,並予以修復的寺院。
去年五月,曹溪宗代表團獲准前往北韓金剛山,向北韓佛教聯盟轉交人道主義援助物品,並訪問金剛山神溪寺,參加宗教活動、文化交流。去年九月初,總務院長慈乘法師率代表團至北韓平安北道妙香山普賢寺,舉行「紀念八萬大藏經版刻千年暨祈願祖國統一的南北韓佛教徒聯合法會」,代表團也到平壤附近的廣法寺、法雲庵、妙香山毗盧庵等北韓寺院進行友好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