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行腳--金門古厝巡禮

劉伯樂 |2006.10.22
380觀看次
字級

來來去去金門,也有過不少次了。以前停留的時間短促,跟著導覽者往熱門景點去觀光拍照一番。熱心的解說員說得口沫橫飛,跟隨者也只是一知半解。

我這一趟金門之旅,為的是要了解「古厝建築」。行前先作了一些準備功課,於行程和目的都做了粗略的規劃,也算是有備而來的。我一個人騎著單車,背著相機和畫具,在古聚落的巷弄庭埕裡或寫意或徘徊,時而埋首在現實的工作中,時而倘佯於古今的時空裡。

金門號稱「固若金湯,海門天險」。聽到了這樣的形容,任何人都會肅然起敬。繼想之,卻又不得不叫人為之鼻酸。從有明一朝以降,金門就在反清復明、官兵捉強盜與漢賊不兩立的遊戲中扮演最前線的命運,那「金湯」和「天險」的美譽,其實都是來自平安、無戰事的大後方。台灣的一句俗語:「別人的囡仔死未了」,勇猛的戰士往往具有「可以犧牲」的價值。金門島民的祖先們翻山越嶺,輾轉來到浯洲這個桃源小島上,原是為了要躲避兵災,不料卻一頭陷入戰禍裡。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也是兩頭惡虎嘴邊的肥肉。

戰鬥與防衛似乎已經成為島民的宿命。不談現代的軍事設施和構築,就金門傳統民宅建築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民家住所原是安怡享樂,涵養休息的處所。然而金門傳統建築,從「一落二櫸」的小戶人家到六落大厝的豪門巨宅,不論三合院、四合院,四週外牆多半是堅固的石頭封閉砌成,小窗、窄門、隘門、槍眼、槍樓…,幾乎都具有對內防護;對外封閉的格局。強烈表達防禦自守、沒有安全感的居住心態。不但住家需要防禦措施,連村莊聚落的構成,除了風水考量外,也要設置克敵的設施和據點。島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迎拒敵友的矛盾中,擋了刀兵成了砲灰,造就了別人的國泰民安,可嘆竟連居住家園的安全都要由自己來捍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