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慶生
昨天是中華榖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五十周年所慶,行政院長陳冲(左三)出席並擊鼓慶生。他讚揚穀研所創辦人苗育秀對台灣早期麵粉工業的貢獻,表示穀研所長期推動的業務與行政院新出爐的「傳產維新」方案概念相符。媒體問到《經濟學人》對台灣的批評,陳冲說,有則改之無則嘉勉,該報導對台灣不了解。圖/侯永全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笨拙(bumbler)形容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說,對於報導內容,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態度;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國人應有更自信,對於一篇外國媒體報導不用小題大作。外交部則表示,我駐英代表處會以適當方式向該雜誌說明政府的施政。
陳冲說,自己長期閱讀《經濟學人》,對該雜誌的作風相當了解,該雜誌撰稿記者並不具名,在尺度上比較寬,且從未對一個國家的政府假以辭色,對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批評,所以我們總是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態度。
但陳冲也表示,有些部分還是要澄清,如報導提到我們貧窮線以下的人數增加了,這是我國去年《社會救助法》修正以後,貧窮線認定標準放寬,人數自然會增加,《經濟學人》可能不了解國內狀況,只看數字變化就批評是不公平的,這必須澄清。
行政院表示,行政團隊對於各方的批評與建議,都會虛心接受,目前已經推動的各項施政方案與措施,也會自我鞭策繼續努力推動。
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這篇短文不是評論而是報導,主要提到台灣內部的狀況以及總統現在的民調、處境,批評馬總統的言論屬於錯誤解讀。她強調,對於國家的處境,政府需要改進的地方,全社會要努力突破的事很多,「我們要胸有成竹,不需要把一個外國媒體的報導當做上級機關來指導,有點小題大作」。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則表示,「我們不應該高興,他是我們的總統」,但與其透過駐英代表澄清文章,不如用行動做出更好的政績、讓全民擁戴,這才是最好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