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存鑄字行 變身工藝博物館

 |2012.11.18
117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早年印書印報都是活字印刷,電腦排版盛行後,這個古老行業式微,鑄字行吹起熄燈號,全台灣僅存的一家生產繁體鉛字的鑄字廠「日星鑄字行」面臨轉型,在台北市文化局和台大城鄉所師生協助下,將成立小型工藝博物館,肩負起保留傳統工藝的使命。

e世代的年輕人習慣使用電腦,對於鉛字、鑄模、活字印刷十分陌生,甚至未曾見過。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說,手工鑄字和電腦字體不同的是,手工鑄字保存了中國書法特有的結構與美感,電腦字形較圓滑,少了傳統鑄字特有的韻味。

日星鑄字行在台北後車站太原路的小巷內,沒有醒目的招牌,一樓和地下室有如一座大倉庫,層層的木架上,擺滿密密麻麻鑄好的鉛字,店面看似不起眼,名號卻響噹噹,曾有歐美、日本的學者,自費到台北參觀鑄造行,見證張介冠的手藝。

張介冠說,日星鑄字行內保存的鉛字,因不斷生產製造,至少累積了上千萬個字,包含各種不同字體大小的漢字,製成的銅模,則有十二萬到十五萬個。

台大城鄉所助理教授陳良治指出,台灣的鑄字行業逐漸消失,日星鑄字行完整保留過去曾經風華一時的印刷工業,留給後世一套完美的鑄字銅模,不只可以看到繁體字的活力,也為台灣,甚至是華人世界,保留下一份重要資產。

「日星鑄字行」手工打造的鑄字銅模,字型結構優美細緻,保存完整的繁體中文字,文創產業潛力雄厚,陸續有出版社、大學找張介冠,設計兼具懷舊與創意的「鉛字小禮盒」。

台北市文化局與台大城鄉所現正協助日星鑄字行轉型,成立小型工藝博物館,朝向觀光產業發展,張介冠指出,手工藝博物館不只在於觀光價值,更重要的是傳統工藝的傳承和文化資產的保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