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燈銓雕塑的孩童嬉戲模樣十分活潑。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推出「閱讀‧文化資產」創作展,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雕塑家余燈銓的五十五件「閱讀童年」系列雕塑作品,以孩童嬉戲生動的造型,呈現樸實童趣,展至下月十六日。
余燈銓畢業於大甲高工雕塑科,十八歲開始雕塑創作,從事雕塑三十多年,早年追隨雕塑藝術家謝棟樑學習銅雕,曾獲中興文藝獎章、行政院文馨獎、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銅雕作品常在公共空間展示。
五十二歲的余燈銓說,早期戒嚴時代,他的作品分為童趣及對社會的批判兩種迥異風格;直到孩子誕生,他發現新一代孩子的童年與自己截然不同,轉念投入童趣銅雕創作。余燈銓說,要以創作帶給台灣快樂。
「藝術創造,也能寫歷史。」余燈銓表示,科技進步,不同時代產生不同文化,例如過去腳踏車是交通工具,現在變成運動工具,這是時代改變的痕跡,代表當代的人文精神。
余燈銓指出,傳統文化逐漸被社會淡忘,他希望以雕塑呈現傳統樸實之美,透過童年的回憶讓社會找回美好的記憶。余燈銓的創作中,常見孩子們鼓著腮幫子,把玩傳統童玩、閱讀或與動物互動,各種嬉戲、遊憩、跳躍動作展露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