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歡喜心創造人間天堂--陳光憲教授的十個問與答

 |2006.10.19
2156觀看次
字級

1.請問教授是何因緣引導您進入文學(或佛學)殿堂?

我自信是一個很幸福的人,感謝家學讓我在幼兒時期就接觸文學,吟唱千家詩,從此引導我進入了中國文學的殿堂。大一入學時期為了創設華岡慧智佛學社,有幸結識旅菲華僑劉梅生居士,在他的引領下,拜見了道安法師、悟一法師、印順導師,以及周宣德居士、李炳南老師,讓我生命中有了光,有了愛,也有了智慧與慈悲。
 
2.您最崇敬什麼人?他對您的影響為何?

我最崇敬的人物是北宋「以天下為己任」的范仲淹,他不但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文學家,他挽救了五代以來頹靡的士風,喚起了士大夫自覺的精神。我敬重他出將入相的功業;更佩服他創辦蘇州府學以及義學、義田、義莊的義舉;他造就了胡瑗、孫復成為宋學的開山宗師,他所教導出來的學生,如富弼、張方平、張載等人,都是一代的名臣、鴻儒,我鞭策自己學習他功成不居、樂善好施以及熱愛教育、培育人才的高尚情操。
 
3.人生旅途中,最讓您感到挫折的是那一件事?如何克服、突破?

三十三歲那年擔任德明商專校長,當時外界對剛創辦不久的專科學校有許多負面的批評,甚至認為學生既不會玩,也不會讀書,讓我感到非常挫折,為了改善學習風氣,於是我以校為家,主張夥伴教育,重視「學業」與「社團活動」並重的教育,我在辦公桌上寫下「痛苦要忍受,困難要突破」勉勵自己,數年後得到全國商專評鑑第一名時,我不禁對全體師生歡呼說:「讓我們對團隊精神致敬吧!」十二年後,功成身退,變成了我最甜美的回憶。
 
4.在文學(或學術)裡,感受到「快樂」嗎?請舉一例說明。

在教學生涯中,最快樂的是擁有一群敬我、愛我,亦師亦友的學生。其中五十八級大直中學的學生,是我一生最大的快樂與驕傲。相處將近四十年,每年教師節前夕,他們都來看我,每年也都有定期的聚會,瞭解彼此的近況,又能互敬、互助,在事業與德性上互相勉勵。班長黃楚琪,他的樂善好施、善行無數,尤其令人感動,擁有這群上進又具有善心的學生是人世間最大的快樂。
 
5.若重新選擇職業,最希望從事那一行業?為什麼?

如果能重新選擇職業,教育與文學仍是我的最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看到學生的成長,讓我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三布施中,「法施」具有無上的功德,看書、教書,看文章、寫文章與演講,就是我的最愛,沉浸其中樂趣無窮,每一次授課或演講,就是「法施」的大好機會,我樂此不疲,孔夫子「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正是我樂意效法與學習的。

6.這世界上,最愛的國家或城市?為什麼?

我喜歡到處旅遊增廣見聞,到美洲,我喜歡阿拉斯加那片無塵的大地,每一口空氣都是那樣的清新;到歐洲,我喜歡瑞士花園般的城市;到非洲喜歡人民的憨厚誠懇;到日本喜歡京都的樸實古風……。但是最愛的是「台北市」,我喜歡它蓬勃的朝氣、濃濃的人文氣息、理智的民主精神以及陽明山的鳥語花香,雖然我曾經為他的河流還沒有恢復生態,而發起拯救淡水河運動,雖然總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是生我育我的地方,我愛它。

7.是否經歷過人生的「無常」?面對無常,可曾措手不及、心生惶惑呢?

初二那年,最疼愛我的祖父母,相繼逝世,我幾乎崩潰了,他們是我最愛的人呀!祖母過世已經讓我措手不及了,沒想到祖父接著也走了,我哭著不停的哭著,父親說:「他們都享有高齡,祖母一向照顧爺爺,她先走一個月去佈置新家,然後來接引爺爺,到另外一個世界,他們仍然是恩愛夫妻。」父親要我念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多年後,我才了解「人有生死,物有成毀」的道理。

8.您覺得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擁有」是什麼?

生命中最珍貴的是「愛」,活著就是愛!擁有生命是上天最大的恩寵,我認真經營每一分鐘、每一秒鐘的生命,我常常對新認識的學生說:「活在當下,用善念、善行,認真過每一天。」教他們唱:「莫回想過去,過去不再來!莫幻想未來,未來難預備!當從頭努力自現在,現在努力,補救我過去;現在努力,創造我未來。」

9.請問教授在專欄中,希望與讀者分享的是什麼?

在教育界,我勉勵自己無私的把最好的智慧與技能注入在學生的心中,期許學生的未來比我更豐美、更幸福;在專欄中,我將用「歡喜心」寫出我心中最感動的人與事,與讀者分享我讀書的心得和喜悅,期許自己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融合「易理」與「佛理」,向古今可敬的人物學習生活的智慧。
 
10.最想送給《人間福報》讀者的一句話。

喜歡閱讀《人間福報》的讀者都是最具有慈悲心的善良人,「慈是助人以快樂,悲是救人離苦難。」我最想送給讀者的話是:「讓我們用歡喜心創造有愛無恨的人間天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