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十七日表示,今年九月十六日運抵中正機埸的一批六百二十九公斤的大陸大閘蟹,被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驗出含有禁藥硝基夫喃類代謝物。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昨日痛批是政府把關不嚴格,先前又開放民眾可以帶六公斤的大閘蟹入關卻不用經過檢驗,根本是讓消費者先吃壞肚子,才來檢討。
他呼籲國人應該拒吃大閘蟹;同時也籲政府部門拿出公權力,針對進口農漁產品應逐批檢驗,並儘速公告檢驗結果,只要有不合格,應公告進口來源地,且採取直接禁止進口措施,才能保障國民健康安全。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吳家誠教授表示,硝基夫喃是一種劇毒,是用來殺菌的。據中央畜產會資料顯示,由於硝基夫喃類抗菌劑及其代謝物的毒性問題(具致癌性及致基因突變性),故自一九九七年起歐聯(EU)已禁止硝基夫喃類抗菌劑使用在被當做食用肉品的畜禽及水產。
若人類使用,雖不在人體毒性範圍,但如果與巧克力、起士或酒一起下肚的話,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整、臉紅。
【記者吳亭秀台北報導】中國大陸進口的大閘蟹含致癌物,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不滿地說,為何開放大閘蟹進關,海關如何檢驗;為何只有抽驗還須政府出錢,他認
為相關部會機關,沒有為人民健康把關。
蘇貞昌認為,中國大陸是對我們最有敵意、最沒有管制及最多黑心食品的國家,相關部會更應嚴加把關,如果連公權力都沒有效率,那還能推卸責任到那裡去。他要求,相關部會應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