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國父理想 施政著重願景

追夢 |2012.11.14
833觀看次
字級

日前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誕辰紀念日,或許已經有好幾年不放假了,現在好像很少人還記得這個日子,社會上的反應也普遍很冷淡。

雖然,政府機關有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卻都只是高層官員發表些官式談話的例行公事,讓人感覺國父在台灣幾乎已經「神隱」在歷史的洪流中。

民主化時代的來臨,一個社會也許不再需要將建國者「偉人化」;但是,我國建國的理想,以及政府制度的設計,皆源自於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因此政府不應僅僅只是把他當成妝點門面的「骨董招牌」,而遺忘了其建國的理想。

雖然我國的民主體制已經上了軌道,國民生活亦已邁入了已開發國家之林。

然而,近來政府在施政上卻陷入了國家發展的瓶頸,筆者認為關鍵主因,就是缺乏向國民提出國家未來的願景。

從近來執政黨內中生代急著「卡位」而動作頻頻,加上朝野屢屢因為選票和自身利益的考量,在各項重大政策與改革議題上針鋒相對或陷入口水戰,無不讓人感到汲汲於權力的追逐,而失去了理想性。

而政務官推行改革時,也經常「怕被罵」或受到民粹的壓力,因而動輒得咎、立場搖擺不定,抑或基於本位主義相互扯後腿,讓小老百姓從困惑、茫然以致感到失望。

孫中山先生當初建國時所遭遇到內憂外患,與今日的國勢相較不知超過幾倍,然而他所提出的「革除積弊」的救國理想,以及「團結國人」的建國訴求,至今卻仍讓人欽佩與尊崇。

政府經常喊說要施政讓國民「有感」的口號,並不時提出要「端出牛肉」讓民眾「耳目一新」。

筆者認為,倒不如應該回到原點重新尋回 國父當初建國的精神與理想,實事求是地擘畫國家未來發展的願景,才能讓老百姓感動!

追夢(南投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