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聯妙對】對聯中的春夏秋冬

林長華 |2012.11.12
10701觀看次
字級

巧妙運用「春夏秋冬」,在古代對聯中時有出現。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次與老塾師對聯句,他出上聯:「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南西北。」

老塾師思索片刻,就以教書先生一年四季清苦的境況對出下聯:「一年學,八弔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也工對句,據說有老文人出聯求對:「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

金聖嘆巧用「春夏秋冬」嵌入聯中對出:「少老頭,坐睡椅,由冬至夏讀《春秋》。」

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是個對句高手,有一年他與妻子久別天涯,大難不死,夫妻重聚之時,妻子情不自禁吟出上聯:「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

李調元聽罷,也以同樣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聯吟對:「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

這副妙聯以反覆、重疊手法表達悲歡離合的真情摯愛,至今仍為聯友交口讚美。

記不清從哪本書上見過這樣一副對聯,是勸告人們一年春夏秋冬勿忘生產與銷售對接,頗有啟迪作用。

上聯曰:「南來北往,貨物流通,遂成東鎮西市。」

下聯為:「春耕夏鋤,禾苗生長,才有秋收冬藏。」

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曾為揚州樂善庵撰一聯,聯曰:「有月即登台,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此聯不愧出自大家手筆,別出心裁地讓「月登台」、叫「風入座」,至今膾炙人口。

清代乾隆年間,江西萍鄉才子劉鳳誥進京趕考,得中探花(後官至吏部右侍郎),但因其貌不揚,乾隆皇帝實在嫌棄他,想讓他知難而退,便親自出對試其才:「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才華橫溢的劉鳳誥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

一個以「東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題,天子天象,氣勢不凡;一個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應對,尤其後三字的「探花郎」一語雙關,令人擊掌叫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