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在森美館鐵門彩繪太平山風貌。圖/簡榮輝
【本報宜蘭訊】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美館十三日將開幕,羅東林管處邀宜蘭縣藝術學會為森美館鐵門設計彩繪,以版畫手法呈現早年太平山伐木時期的風貌,昨天畫下最後一筆,未來鐵門將成為遊客留影的景點。
藝術家用米色作背景基調,再以深咖啡色、白色勾勒出圖案線條,營造版畫特有的刻切印象,呈現早年運材火車、高空流籠,還有蘭陽溪與龜山島,彷彿能聽到小火車的「蹦蹦」節奏。
「這讓我想起過去山區工作的辛苦。」羅東林管處處長林鴻忠回憶,太平山是日治時代重要的林場,民國十三年才有機關車頭、高空流籠,珍貴的木頭翻山越嶺從海拔兩千公尺的高山運到山下,再由森林火車接駁到羅東。
林鴻忠說,如今山下的森林火車已不復見,過去林業開發的歷史被淡忘;在森美館旁冷冰冰的大門上彩繪上色,除了喚起太平山歷史,也預告森美館將開幕。
宜蘭縣藝術學會理事長沈東榮表示,在彩繪鐵門之前,與羅東林管處充分了解太平山的時空背景,再以多視角的半寫實觀點,描繪出毛地黃、檜木、高架鐵道與蘭陽平原等景物,傳達森美館美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