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曹子建 一石才華占八斗

吳東權 |2012.11.08
1499觀看次
字級

漢獻帝(西元一九六~二一九年)年號「建安」,是詩史上一段輝煌時期,詩人輩出,各領風騷,先有「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復有「三祖」——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均愛好文學,頗有詩名。

但是,這些人雖然「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加起來卻勝不過一個陳思王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小兒子。大哥曹丕、二哥曹彰。

曹植自幼聰慧,文思敏捷。十歲時寫論文,曹操看了,懷疑是請人代筆,他說:「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願當面試,奈何倩人?」好大的口氣!

西元二一○年銅雀台落成,曹操命子侄們寫賦,曹植一揮而就,第一個繳卷,其才捷思敏,令曹操訝喜。

他的作品很多,留傳下來的有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十卷,輯錄了詩賦文章兩百零六篇,有〈白馬篇〉、〈名都篇〉、〈美女篇〉、〈箜篌引〉、〈七哀詩〉、〈洛神賦〉、〈七步詩〉等名篇佳作。當年他的作品必然更多,後人輯錄時肯定散失不少。

他還寫得一手好字,留傳一篇他用章草寫的〈鷂雀賦〉,書法界公認為書法中之極品。

曹植的才華真是世間少有,所以無名氏《釋常談》中云:「南朝謝靈運嘗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後代譽人曰「才高八斗」,源出於此。

南朝鍾嶸在《詩品》中讚他:「骨氣奇才,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篇》亦云:「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

這些美譽,得來非易,也正因為他的才學拔萃、靈感豐沛,令人望塵莫及,遂引起曹丕妒忌,百般壓抑,時加迫害,明人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得中肯:「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

大凡才華耀眼,文思超人者,難免遭受嫉妒排擠,何況生在帝王之家?

魏王曹操死後,兄曹丕為了防他侵權奪位,處心積慮,想把這個弟弟在人間蒸發,要不是生母卞太后一再警告曹丕:「你巳經殺了二弟曹彰,不要再害三弟」,有幾次都險遭毒手。但是他的幾個摯友如丁儀、丁廙、蘇則等都被殺光。

曹丕不僅削去曹植的羽翼,又不時把他貶謫降調,使他不得安寧,曹植當過平原侯、臨淄侯、安鄉侯、鄄城侯、雍丘王、浚儀王、東阿王、陳思王等等,職稱愈降愈低,封地愈封愈小,讓他鬱卒苦悶,藉酒澆愁,只活到四十一歲就病死了。

大家最熟悉的迫害事件,莫過於曹丕限他七步成詩,據宋‧王義慶《世說新語》載:「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子建集》中也收錄此詩,後來北宋《漫叟詩話》及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它縮改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由於《三國演義》的讀者眾多,所以這四句為眾所周知,而正史的《三國志》中卻未見收錄此詩。

其實,史上數步成詩的人還有多位,如:

唐代的秀才史青,唐玄宗以「除夕」為題,他未出五步,就吟曰:「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玄宗盛讚其才,授以官職。

還有宋代名相寇準,七歲時在父摯面前奉命以「華山」為題吟詩,他只走出三步,就吟曰:「只有天在下,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這種奇才敏思,胸襟氣魄,千百萬人中難見一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