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慧莉
再過幾天(十一月六日)就是美國第五十七屆的總統大選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大陣營各使出奇招以贏得大選,包括打出「夫人牌」。本是男人之間的較勁,怎麼連背後的女人都被拖下水?
有政治分析師表示:美國選民雖關注總統的決策能力,但對其人品、性格也同樣重視。對於後者,也只有朝夕相處的枕邊人能提供第一手資料。因此,「夫人牌」成為一個絕佳戰策。聽來,頗有道理,所謂「察其言,不如觀其行」!
總統大選本是關於權力的角鬥,充滿了陽剛味。如今,因夫人來「攪局」,多了一分溫柔調性和看頭。不過,當大家把焦點從總統候選人身上轉移到兩位準第一夫人的風格魅力時,似乎又過了頭。但,選舉,一個看似理性的政治活動,其實暗藏了許多非理性的部分。誰也說不準哪個環節會影響選民最後的抉擇?這在世界各國的政治選舉中有其普遍性。
如今,美國大選進入緊鑼密鼓階段,我們雖非美國選民,只能隔岸觀火,做壁上觀。但所謂「別人吃米粉,我們在喊燒」,在美國大選前夕,我們不妨也湊個熱鬧,來個美國準第一夫人超級比一比。如果你是美國選民,從兩位準第一夫人卯足全力為另一半加分的種種表現,你會看好哪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