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龢綜合外電報導】長久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衝突不斷,近年來,有心人士推展各項計畫活動,希望雙方共同緬懷亞伯拉罕對上帝的堅實信仰,增進彼此的善意對待與尊重,讓以巴地區綻放和平曙光。
學者研究指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糾纏著「亞伯拉罕子孫」的情結。根據《聖經》記載,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先與女僕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後與妻子撒拉所生的以撒,以撒的兒子雅各是猶太人的祖先;但《古蘭經》認為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換言之,亞伯拉罕是猶太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共同的信仰來源,而現今以巴的衝突,可說是亞伯拉罕子孫間的衝突。
十五年來,耶路撒冷「聖經之地博物館」館長阿曼達‧魏斯,推展「亞伯拉罕形象計畫」,希望透過介紹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歷史根源,為當地三大宗教的年輕人,尤其是兒童,以及他們的父母及師長營造機會,在沒有政治色彩的環境中,學習相互尊重與理解。
一九九一年推出的「和平之窗」計畫,出版雙語、雙文化的年輕人雜誌,希望他們能彼此串連、了解衝突、促進平等、擴大參與等。另外,他們也開發名為「透過鏡頭」的活動,讓曾參與雜誌的年輕人透過短片製作、新聞報導,分享促進和平對話及正面互動的經驗。
二○○三年,兩名美國紐約猶太裔高中生進行一項暑期計畫,拍攝一系列生活照片,展現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信仰與生活。隔年,該計畫吸引來自二十三國、逾六十位猶太教與伊斯蘭學生參加,藉著拍攝,他們開始看見對方,進而產生同理心,和平的種子在心中萌芽。之後,該計畫在網路上推廣,名為「亞伯拉罕的子孫」,旨在促進對話、發現、尊重與和平。
二○○九年六月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埃及首都開羅發表一篇震撼伊斯蘭世界的演說,其中一段最為感人,他說:「已經流了太多的血和淚,我們都有責任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母親,看著小孩在免於恐懼中成長,讓三大信仰的聖地成為上帝應許的和平之地,讓耶路撒冷成為猶太人、基督徒與穆斯林安全與永久的家,並成為所有亞伯拉罕子孫,和平融合在一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