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經建會昨日公布九月景氣燈號,雖然民眾直接感受到的批發零售與餐飲業營業額依舊不佳,另外貨幣總計數M1b、直接與間接金融也沒有轉好,但由於出口貿易、工業生產、股價、非農業部門就業人口等指標轉好,所以九月份景氣燈號確定會改亮「黃藍燈」,終於擺脫「連十藍」夢魘。
國內經濟景氣從去年下半年就一路走滑,景氣燈號更從去年十一月亮起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而且截至八月份止共連續亮出十個藍燈,超過「金融海嘯」時期的「連九藍」,創下台灣有景氣對策燈號以來史上第二慘紀錄。
九月份出口貿易值兩百七十一億七千萬美元,為近十四個月以來新高,較上個月增加百分之十,較上年同月也增加百分之十點四,是連續六個月負成長之後首度轉正,為九月份景氣燈號由上月「藍燈」轉「黃藍燈」帶來機會。
由於出口好,工業生產指數成績應該也會好,九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三,其中製造業增加百分之三點零八,燈號也有希望由上月「黃藍燈」轉「綠燈」。
另外,九月份平均股價指數七六一○點三八,較去年同月七三八五點一三,年增百分之三點零五,燈號可望由上月「黃藍燈」轉為「綠燈」。至於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將由八月百分之一點一增為百分之一點二五,因此燈號將由「黃藍燈」轉為「綠燈」。
但九月份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減少百分之零點八,燈號繼續維持上月的「藍燈」。
至於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直接及間接金融變動率、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等三項指標,大致維持最近幾個月的情況,也就是續亮「黃藍燈」,但也不排除三項指標之一,可能會轉燈,增加一分。
綜合前述各項指標研判,九月份景氣燈號的綜合判斷總分數不僅超越八月份的十五分,並分別跨越「藍燈」區的十六分上限與「黃藍燈」區的十七分門檻,而且一口氣攀升至二十水準,甚至較八月份總分數可能會增加五分以上。
至於十月是否持續黃藍燈,或曇花一現,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表示,不好預測十月燈號,景氣雖有好轉,但復甦力道疲弱,可審慎期待,但「不要過度樂觀」。
洪瑞彬說,這次不像二○○九年金融海嘯反彈上升,但盼逐漸擺脫低緩。十月前兩周出口有相當幅度下跌,股市也不理想,希望九月景氣好轉「不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