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教育理念四:大自然是孩子的樂園
斯特娜夫人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海岸邊,這樣的地理景觀,成為斯特娜夫人教育的資源,在她的用心安排下,成為她與孩子的學習樂園。她不只讓景觀充分發揮教學的效果(如認識地理環境與景物相關的詞語等),更重要的是,在適當的引導下,成為親子相處的樂園。
●教育實務四:把大自然當教室
斯特娜夫人認為,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教室,師長除了可以物盡其用,發揮教學上的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成為家人相處的樂園。舉例來說,她運用海邊的地理環境,經由與海洋環境有關的神話、海洋生態的故事、各種可在海邊進行的遊戲等方法,以及運用地球儀等來引導孩子認識的地理環境,更進一步來形塑孩子的世界觀。
●延伸活動:培養世界觀
所謂的「世界觀」,是指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有些家長們認為只要孩子多學幾種外國語言,就具有「世界觀」了!其實根據斯特娜夫人的教育理念,想讓孩子們的學習有所成效,並且形成宏觀的世界觀,得「身歷其境」,因為大自然就是培養世界觀最好的教室。想要培養孩子們的世界觀,也可以結合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四面牆法」,先從室內認識各種與地理景觀有關的圖片及念法之後,再運用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學法,帶孩子們在大自然這個教室當中,身歷其境的認識各種實際的地理景觀,再經由師長的引導、經由寫作或其他方式,深化成孩子們的世界觀。
●斯特娜夫人給師長們的經營教育祕方
斯特娜夫人說:「大自然是孩子的樂園。」在現在這個宅世代,不少宅男宅女雖足不出戶,但能在自己的世界蒐集到準確且先進的資訊,表現出色,並樂於分享,走出家門時依然可自在地與人互動;但有一群人,宅得不自在,生活貧乏、學習痛苦、對金錢無感、孤單、沒自信、道德搖擺、不知理想目標在哪……如果孩子們宅且無感,他很可能缺乏「與人相處&感知環境」的能力!親情的溫暖,將是引領孩子通往有感幸福生活的首要條件,因此不妨參考斯特娜夫人的教育理念,以大自然為師,讓大自然成為孩子的樂園。(部分內容摘自凱信出版社《搶救無感宅小孩》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