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旅展,將於今天(二十六日)起,展開為期四天的展覽,屆時將會湧進數以萬計的人潮,參觀與選購旅遊產品。而今年國內的天空也非常熱鬧,陸續有十一家國際廉價航空定期飛來台灣,也為國內航空業與旅遊業帶來另一番新氣象。
只是這些國外廉價航空公司,都只降落北部的桃園國際機場與松山機場,沒有飛到國內其他航空站。台灣重北輕南的不均衡現象,已經檢討多年,沒想到連航空業都重北輕南;有的中南部航空站幾乎看不到旅客蹤影,而呈現半休眠的狀態。
觀光當局在核准國外廉價航空時,為何沒有考慮到區域平衡,盡可能把這些航空公司的降落地點,平均分布在國內其他航空站,並且給與各種實質的獎勵政策。例如租稅優惠、發放國外旅客住宿優惠券、免費巴士券與餐券等,讓國外航空公司與國外旅客,都願意先到北部以外的其他城市降落與旅遊,以促進當地的航空站運作與觀光業。
不知道是否因為觀光相關官員都是居住在北部的緣故,才都以北部為主要的考量。而地方政府也要極力爭取,讓廉價航空以當地的航空站為主要降落地點,並且配合實質鼓勵政策。
以飛來我國的四家南韓的廉價航空來說,南韓政府把最熱門的金浦到松山航線,規畫給兩家廉價航空,也令人覺得意外。
另外兩家則分別從釜山與濟州島起飛來台,此兩地之於南韓,相當於我國的高雄與澎湖,南韓以上政策,一方面著眼於鼓勵廉價航空的發展,一方面著眼於促進釜山與濟州島的觀光業。
換個角度想,如果有幾家廉價航空主要起降地分別是花東、台中、高雄、澎湖與屏東恆春機場,便可以活絡當地航空站與當地觀光業。
期盼中央政府能夠做到整體考量,充分考慮到區域平衡發展,不要再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北部。
或許官員會說,因為是國外航空公司要求的,主導權不在我國,但畢竟事在人為,應該利用各種誘因,想辦法讓他們分散在全台各航空站降落。希望今後再有國際廉價航空申請飛來國內時,降落地點應優先考量北部以外的機場,以達到區域平衡發展。
蘇子竹(高雄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