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活-- 我的求職之路

文/沁心 |2012.10.26
1212觀看次
字級

文/沁心

我畢業於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那年,當時的就業市場一片低迷,職缺少得可憐,我有種被捲入世界災難的恐慌感,勉強沉浮於風暴之中,只求不要被滅頂。為了找到工作,我經常連夜搭乘火車,遠赴其他城鎮面試,完全不敢計較薪水與工時,把挫折當吃補,咬著牙,卯足全力,試圖抓住任何微小的機會,以尋求一份能安身立命的職業。

我的專業領域不缺人,我只好另覓其他可能,試著到職缺稍多的服務業應徵,無奈主管多半嫌我碩士畢業,他們請不起,我只好繼續在求職市場中飄搖,想當然耳,當時的我心情低落,經常失眠,找工作對我而言,可說是一件比寫論文要艱難個十倍以上的事,我不斷焦慮自問:怎麼會走到這一步?我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在大熱天搭乘客運去外縣市面試,下客運後還要再轉一班公車,從搖晃的客運下車後,面對全然陌生的城市與未來,我感到一陣暈眩,但也只能抹去額頭上的汗水,緊捏地圖,繼續頂著炎日尋找公車站牌。好不容易找到站牌,當我仔細核對站牌上的號碼時,身旁的老者突然轉身對我說話,原來他視力不好,想請我幫他注意來車,帶他上車。





老者的頭髮灰白,背微微駝著,身形枯瘦,手拿枴杖,穿著破舊的灰衣黑褲,操著親切的台語,有點像我那位住在鄉下,已經過世多年的外公,兩人最大的不同處,大概就是老者眼珠上那層多出的灰膜。我們在烈日的站牌下,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起來,求職的不如意在我的心上壓了一塊大石頭,我有些心不在焉,並不特別熱絡與老者交談,多半只是禮貌性的回應,至於老者則不知為何,兀自反覆述說向善的重要,不像在對我說,反倒有點像在自言自語。

我們恰巧搭同班公車,也在同站下,下車後,老者掛著純樸的笑容與我道別,我們各自朝反方向走去,我有些擔心,頻頻轉頭,老者獨自在停滿車輛的道路上摸索,偶爾還會有摩托車呼嘯而過,我感到不忍,心想已經提早一個小時出門,應不至於遲到,便把剛拿出來的地圖,再度塞進包包,奔向老者。

我上前攙扶老者的手臂,他似乎很高興又聽到我的聲音,我們邊走邊聊著,我好奇,是要回家嗎?他笑答,他家住在上車的站牌附近,搭車至此,只是想吃東西,吃很便宜的自助餐,只要五十元就能吃很飽。語畢,他和剛剛一樣,繼續重複向善的重要,我扶著老者,心情有些輕鬆,畢竟在那段期間,我為了求職做出許多違逆心意的事,終於有機會能做件真心想做的事情了。

到了老者指定的巷口,是一間棉被店,到這裡就好了,他堅持,帶著樸實溫暖的笑。我們再度道別,望著老者的背影,我擔心他是否能順利走到自助餐店,這時他突然轉身,扯著喉嚨大聲交代:不要煩惱,要放寬心,人生沒有過不去的關卡。

眼珠矇著一層灰的老者,像是看穿了我的心事一般,用鏗鏘無華的話語安慰我,猶如外公在我年幼哭啼時所做的那樣。他怎麼會知道我很煩惱呢?我的心吶喊;他根本看不清楚我的臉,他怎麼會知道呢?我的心無法平靜,終於,在烈日之下,我積蓄已久的眼淚和著汗水,不斷落下。





那次的面試結果並不如願,我又陸續參與了許許多多的面試,現在的我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將屆滿三年了,回頭看那段剛出社會時的求職之路,似乎稱不上好走,一路顛簸;我繞了好多彎,也跌了不少跤,年少時的期望,被完全無法想像的環境變化所取代。不過生活不也是如此嗎?

布滿了始料未及的彎道,每一個新的路口,就像一個重新發現的過程,或許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不足,或許給予挖掘熱情與勇氣的機會,我們可能在路途上失去了目標,迷失了方向,原本緊握在手裡的地圖也完全失效,茫然與困惑蔓延滋長,然而,就算沒有地圖,我們還是要繼續前進,生活就是一步接著一步的走下去。



「讀生活」十至十一月主題徵文

在閱讀之中生活,在生活之中閱讀,每一天都像書頁,我們一字一句寫著,文長兩千字為限,來稿請寄至本刊E-mail。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