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天是重陽節,「要活就要動」是最實用的敬老五字真言。銀髮族隨年紀增長、失能情形跟著嚴重,八十五歲以上長者,失能率已近五成。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呼籲,女性長輩盡早養成運動習慣,可抗骨鬆、防跌倒、不失能,活得健康有尊嚴。
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男性平均可活七十五點九歲、女性八十二點六歲。邱淑媞引用分析資料說,女性長者不管在哪個年齡層,失能比率皆高於男性;六十五至七十四歲長輩,女性失能比率已為男性的兩倍。
根據國健局九十八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近九成長者曾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有三項以上慢性病的長者比率近五成。在失能情形方面,採取的定義是長者自述進食、洗澡、穿脫衣服、上廁所、上下床與室內走動等六項日常活動中,任一項有困難,如此則國內失能長者比率約為一成七。
調查也顯示,婦女停經後有骨質疏鬆的比例隨年齡增加,五十歲以上男性約一成、女性為二成五,七十五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鬆問題。有些中高齡患者,只要輕微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經分析各年齡層女性運動比率皆低於男性,尤其七十五至八十四歲女性,運動比率比男性低一成三,八十五歲以上女性又比男性低一成六。
邱淑媞認為,除了罹患骨質疏鬆,平日缺乏運動習慣,也是造成老人跌倒後容易骨折、失能主因。她提醒女性長輩,應從年輕時就養成多運動習慣,保持一定活力,「長輩行動自如、不必靠人照顧,才是真正的樂活銀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