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主計總處昨天發布今年一至八月每月平均薪資為四萬七千二百四十七元,較去年同期的減少一百六十六元,扣除物價漲幅後的實質平均薪資為四萬三千五百一十四元,更呈現百分之二點一五的負成長,尚且不如十四年前薪資水準。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九月失業率及平均薪資調查,由於大環境景氣仍不佳,雖然失業率有略為下降,不過,實質薪資卻有縮水的情況,使得許多勞工成為「窮忙」一族,短時間內薪水很難成長。
據主計總處發布的資料顯示,八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萬七千二百二十二元,較七月減少百分之零點五七,但較去年同月增加百分之零點五六;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的平均薪資為四萬一千八百三十八元,也較七月減少百分之一點五八,若與去年同月相比也減少百分之一點二四。
另外,一至八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五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六九,含年初發放之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員工紅利及加班費等的非經常性薪資為九千九百零二元,則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七點三五。
以上兩者合計後一至八月平均薪資為四萬七千二百四十七元,年減百分之零點三五,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後,實質平均薪資為四萬三千五百一十四元,還不如民國八十七年同時期的四萬三千八百零一元。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這主要是受去年第四季景氣趨緩影響,年初廠商減少發放年終及績效獎金影響所致;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百分之一點八四,實質平均薪資減少百分之二點一五,實質經常性薪資也減少百分之零點一五。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標準,經常性薪資為俗稱的「月薪」,非經常薪資指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經常性薪資與非經常性薪資合起來為「薪資」。
國人薪水減少,工時卻持續增加,八月受雇員工每人月平均工時為一百八十六點五小時,比七月增加一點六小時,但比去年同期減少四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