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媒體昨日報導,隸屬大陸教育部的語文出版社,已確定將大陸作家莫言的作品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但作品是否適合學生,引起各界議論。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有關莫言的作品是否該入選中學生教材(大陸中學教育由初中和高中組成)近日引起爭議。《京華時報》報導,語文出版社目前正在編寫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的短篇小說選讀,作為語文教材的配套讀本。
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研組張夏放十三日表示,確定教材收錄四十篇作品,包括中外作品各二十篇。在大陸小說中,除了學生熟悉的魯迅、沈從文、老舍等作家,莫言的《透明的紅蘿蔔》也確定收錄。這套讀本明年春天有望進入校園。
《透明的紅蘿蔔》主要描寫沒姓名的黑(無身分)孩子訴說少年吃過的苦、生活環境的寂寞荒涼、無人理睬卻又沉於幻想的一段時光。
對此,《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李敬澤認為,不要低估現在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短篇小說充滿詩意,非常適合中學生讀。「現在中學生不會胃口那麼弱,消化一下莫言就受不了了。」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語文老師何杰則持反對立場,他表示,莫言作品非常優秀,但不能因為他獲得諾貝爾獎,就將他的作品納入中學教材。就教學需要而言,語文教材應保持適度穩定,不應隨時更動,也不應過分時尚化、新聞化,應慎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