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譚生:「等一等!您這個說法倒是聞所未聞,我可是頭一遭聽過,我得好好想一想。不過呢……聽起來感覺很有現代感,不像過去聽人談因果,總是覺得陳腔濫調的,八股的很。但是,我還是有些疑惑和不解之處,要向您討教。」
慧開:「我這個理論說法,雖然在心中已經醞釀了好久,但是過去還不曾跟別人說過,這回跟您談起還是頭一遭,也是剛好有這個機緣和您談因論果才提出來討論。您還有什麼問題,不妨直說,不用客氣。」
譚生:「能夠聽到您這種未曾有的說法,覺得非常榮幸。您說『因果關係是一種開放性的發展系統』,又說『在因果的演變過程中,可以不斷地有新的因素加入運作』,這幾句話確實讓我突破以往的思維模式,有種跳出窠臼的感覺,因果關係似乎有了新的意涵和更深一層的道理,但您接著又說『至於新的因素加入運作之後的演變過程或後果如何,仍然必須遵循因果法則,而不是人為的主觀意念所能掌控或左右的。』這當中似乎有兩個面向,一方面,因果關係是一種開放性的發展系統,另一方面,又必須遵循某種因果法則,這當中感覺好像有一點矛盾。」
慧開:「我了解您為什麼會有這種矛盾的感覺,其實呢……一點都不矛盾。不過,看起來好像有些矛盾,那是因為眾生長久以來習焉不察的『邊見』在作祟,而我說一點都不矛盾,這正是因果道理的玄妙之處。」
譚生:「嘿!您這就愈說就愈玄了,我可聽得有點糊塗,可否再講清楚一點?」
慧開:「您先別著急!一般人往往會不知不覺墮入兩種『邊見』之一,或者在這兩種邊見之間游移不定。所謂『兩種邊見』,就是兩種極端偏頗之見:要嘛……就墮入『宿命論』,要嘛……就墮入『無因果論』。前面第一種邊見,就是認為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其背後的思維模式,也就是之前我們已說過的『單向直線式和機械式的封閉性因果過程』;後面第二種邊見呢,是因為看到世間有很多『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的現象和事例,就認為善惡無報,而可以為所欲為。而佛法所講的因果關係的道理是『中道』,既不墮入『宿命論』也不墮入『無因果論』這兩種邊見。」
譚生:「這和我們前面所談的,有什麼關聯嗎?」
慧開:「當然有關聯啦!而且是密切的關聯。正因為因果關係是一種開放性的發展系統,所以容許新的因素不斷加入因果關係的運作,因此『未來』不但不可能完全被『過去』所決定,而且因為『現在』和『未來』都可以不斷有新的因素加入運作,所以『未來』的狀態是不斷在變動的,有如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因此『宿命論』是不可能成立的。另一方面,也正因為因果關係的變化有其法則,即使不斷地有新的因素加入運作,也仍然受到因果法則的規範,我們不可能為所欲為而不受因果法則的制約,所以『無因果論』也不可能成立。」
譚生:「喔!我了解了!之前我會覺得這當中有些矛盾,的確是因為有些盲點還沒有解開,而這些盲點也確實是自己過去習焉不察的邊見,隱藏在錯誤認知中作祟。一般社會大眾多半還是停留在兩種邊見的框架中來思維或看問題,所以會覺得有矛盾,如果跳出那個框架,矛盾就化解了。不過您剛剛提到了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這和我們所談的因果道理,有什麼關連性嗎?」
慧開:「從表面上來看的話,兩者之間似乎沒什麼直接關連,但仔細深入地分析,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所蘊含的哲理,對我們理解因果關係的奧祕,可是有很深的啟發,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因果關係的玄妙之處。」
譚生:「嘿……這我就好奇了!量子力學不是屬於物理學的領域嗎?怎麼它的『測不準原理』還會有玄妙的『哲理』意涵呢?」(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