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慧莉 編譯
摸黑起床餵動物
每天清晨三點半,當一般人還在睡夢中時,費歐娜‧歐克斯(Fiona Oakes)就得起身,獨自一人到自家開的動物庇護所 (Tower Hill Stables Animal Sanctuary)餵食和打掃,那裡豢養了四百隻不同的動物。
幾小時後,在確定二十二條狗、五十三匹馬、八十二頭豬、五十隻貓、四十隻綿羊、二十隻山羊、三頭牛、雞鴨鵝群和孔雀們都吃飽喝足了,她才著上慢跑裝,開始一天的馬拉松練習。
跑步紓壓兼籌錢
早在一九九二年,費歐娜就開啟了運動生涯,只不過當時她的身分是自行車手,如今,她將自行車換成了慢跑鞋,並跑了二十多次的馬拉松。她在二○一○年大北方馬拉松賽(Great North Run)中還以一小時二十分鐘的佳績,贏得同年齡組的冠軍(女子世界紀錄是一小時又五分鐘)。除此之外,她還保有其他四項馬拉松的賽程紀錄。
事實上,跑步不僅可紓壓,還可幫忙她支付動物庇護所的鉅額開銷;她跑馬拉松就是為了籌募基金。今年四月,她還頂著華氏一三○度(相當於攝氏五十四度)的高溫,完成史上最艱困的馬拉松耐力賽——橫越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當時,她背上扛著補給配備,跑了一百五十四英里。
沒了右膝蓋骨 照樣跑
不過,她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這一切都是在她失去右膝蓋骨的情況下完成的。青春期時,她因罹患惡性腫瘤而失去右膝蓋骨,這讓她跑起步來既疼痛又吃力。
「人們常問我動力來自何方?」她說:「答案很簡當,就是我所收養的那些動物。我跑步,是為了引起人們對庇護所的關注,以便籌募基金。」
難以想像的龐大開銷
庇護所每月用在飼料、草墊和獸醫的花費,至少一萬英鎊,都靠慈善捐助、籌募基金和她當約雇消防員所掙得的薪水辛苦支付。很難想像,她都忙成這樣,還能挪出時間擔當消防員。
「這裡大多數的動物不是老邁就是遭虐待,別人不要的,我們就收留。許多都還有一種或多種健康問題。不久前,我才帶沃特去看病,牠是一隻比利時品種的老獒犬,結果發現牠耳朵嚴重發炎,光醫藥費就花了一○五六英鎊。 」她說。
從上班族變成牧養人
費歐娜原本也是個上班族,她在一家倫敦銀行當祕書,後來遇見終身伴侶馬丁,發現兩人興趣相投,都很喜歡馬,於是一拍即合。婚後,他們開了間小型的動物庇護所,專門收容遭人遺棄的動物。不過,沒多久,他們就發現這樣還不夠。
十六年前,費歐娜放棄銀行祕書工作,夫婦倆搬到艾塞克斯(Essex)鄉村,將所有積蓄都花在開庇護所上。但「有了鄉下這個新場地就宛如大開方便之門,全國鄉親開始日以繼夜地打電話來」,這讓他們嚇壞了。儘管如此,費歐娜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那些渴望安全、正常作息和愛的動物們,提供一個安全有愛的避風港。動物一到這邊,眼神就透露出牠們似乎知道自己安全了,這讓我橫豎都不想把有需要的動物送走。」
愛屋及烏 全家總動員
龐大的工作負荷讓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除了財務,也包括個人生活。「除了出國比賽,我有十六年都沒休過假了,」費歐娜坦承。「馬丁和我甚至連一起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我們根本沒時間,而我是不會置這些動物於不顧的。每一隻我都愛。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牠們是我心之所繫。」
費歐娜平時一個人照顧庇護所,馬丁只有在晚上八點半從銀行下班後才能幫她。「我母親梅格七十歲了,就住在附近,也很厲害。她把她大部分的退休金都用在這些動物身上,還幫馬丁做飯、燙衣服,因為我真的沒什麼時間做家事。」
想念一隻會微笑的豬
一隻叫貝絲的豬是她最喜歡的動物之一,救援牠的行動也最讓她刻骨銘心。貝絲在庇護所安度一段漫長而快樂的生活後,壽終正寢。
「牠先前一直被關在一間屋子裡,狀況很糟,屋主搬出去了,就讓豬隻餓著。我看到牠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牠看起來好虛弱。然而,牠看著我時卻充滿了信任。幾個月內牠就變成一隻又大又胖而且喜滋滋的豬。」
只要「寵」物好 一切都值得
費歐娜說她平時晚上九點半就拖著疲累的身軀上床了,以待隔天清晨再度穿上塑膠靴和跑步鞋。
「跑步給我支撐下去的力量,它讓我保持清醒。我只要確認所有的動物都吃飽了,就會整裝待發跑步去。
「即便我為了庇護所做出很大的犧牲,但當我看到動物們從深受創傷、害怕和發抖,變成一隻隻雀躍、活潑、惹人愛憐的動物時,一切都值得了。」